高温“催热”虚拟电厂,能否解决限电难题?
虚拟电厂能否大规模落地,催热取决于商业模式是高温否可行。 (视觉中国/图) 2022年8月26日,虚拟限电中国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落户深圳。电厂 据《深圳特区报》消息,否难题该中心已接入分布式储能、解决数据中心等类型负荷聚合商14家,催热接入容量达87万千瓦,高温接近一座大型煤电厂的虚拟限电装机容量。预计到2025年,电厂深圳将建成具备100万千瓦级可调节能力的否难题虚拟电厂,逐步形成年度最大负荷5%左右的解决稳定调节能力。 虚拟电厂看不见、催热摸不着,高温是虚拟限电一个可以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交易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目标是通过先进信息通信和监测控制技术,实现海量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资源的聚合和协调优化。 例如,用电紧张时,虚拟电厂通过调节空调、电梯、汽车充电桩等用电需求降低整体用电功率。用户也可以通过分布式光伏发电、电动汽车电池和储能电池放电等形式将多余的电力提供给电网。 虚拟电厂距离实现还有多远? 实际上,虚拟电厂并不是一项新发明。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虚拟电厂的由来可追溯到1990年代的电力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 DSM)。当时,中国主要是通过行政命令手段对各类用电负荷进行管理,以实现节约用电、安全用电和计划用电。 进入2000年后,电力需求侧管理演变为电力需求侧响应,后者倾向于从市场供需的角度对负荷需求或用电模式进行调整。 “需求侧响应资源多种多样,存在互补性。”曾鸣解释,虚拟电厂的作用在于聚合各类用电负荷,根据电力供需关系,主动进行调节。 虚拟电厂的优势不仅包含灵活性,更体现在经济性上。过去,电网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调节主要利用的是发电侧电厂的资源,虚拟电厂则能够充分调动负荷端的资源。 据国家电网测算,若通过建设煤电机组满足其经营区5%的峰值负荷需求,需要电厂及配套电网投资约4000亿元。若建设虚拟电厂,建设、运维和激励的资金规模仅为400亿—570亿元。峰值负荷需求,即最大用电需求。 另据华西证券研报,虚拟电需求侧响应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俄罗斯“中文热”背后:一位汉学家的中国观察
- 最大11级!“飑线”突袭厦门送来雷雨大风,刮碎玻璃吹断树枝
- 厦门筼筜湖变成褐色和黄绿色 怎么回事?
- “环球自然日”厦门分站 优秀选手进军全球决赛
- 广东防风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
- 厦门一大妈带孕妇在公园竹林挖28根笋 称觉得“好玩”
- 厦门市民维修电子产品更方便 智能科技维修中心亮相厦门百脑汇
- 天气热了谨防溺水 厦门一些学校启动防溺水教育
- 民进党台北市议员许家蓓病逝 台北市第三选区议员已缺额三席
- 厦门警方构筑警校家“三位一体”防骗宣传新模式
- 厦门首家市内免税店正式营业 主要针对境外旅客
- 5月1日起厦门全面实施企业设立登记实名验证
- 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超12亿千瓦 提前6年实现国际承诺
- 厦门老字号转战线上平台 40年古早味塑造外卖品牌
- 厦门:“五一”假期投诉 餐饮住宿居首
- 厦大学子征服腾格里沙漠 斩获最高荣誉“沙鸥奖”
- 赖清德窜美面试走上了一条“台独”不归路!
- 厦门市民维修电子产品更方便 智能科技维修中心亮相厦门百脑汇
- 厦门滴滴司机收入账本,干得好可月入过万,平台平均抽成19%
- 五一假期厦门运动场馆人气爆棚 市民说“锻炼也是在玩”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