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遇到地震能否撤离?成都回应
市卫健委现就市民通过12345热线和网络反映的疫情遇本次本土疫情防控聚焦问题进行统一回复。请广大市民朋友自觉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期间主动做好个人防护,地震聚力夺取疫情防控新胜利。撤离成都
1
9月4日,疫情遇成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期间《通告》中提到“其余区(市)县继续按照《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在全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2022年第5号)规定执行防控措施”,那么,地震“第5号”通告具体指什么?撤离成都
答:第5号通告指的是成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于9月1日公布的《关于在全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具体内容请点击:网页链接
2
目前,疫情遇密接、期间次密接人员解除隔离后可以返回居住小区吗?地震
答:所有解除隔离的密接、次密接人员可以返回居住小区(包括中、撤离成都高风险区),疫情遇但须落实好以下疫情防控要求。期间
(1)密接、地震次密接人员完成集中隔离后,由区(市)县转运专班或居住地社区安排车辆闭环转运回居住地完成后续的居家隔离、健康管理措施。
(2)对所有解除7天集中隔离的密接人员,严格实施3天居家隔离,每日进行1次核酸检测,同住人员一并纳入隔离和检测;居家隔离完成后,按照社区、小区(包括中、高风险区)防控要求,落实后续防控措施。
(3)对所有在集中隔离场所完成7天隔离的次密接人员,返回居住地后,按照社区、小区(包括中、高风险区)要求,配合落实好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
3
为了尽快有效遏制疫情,我市强化了高、中风险区管控,目前最新的管控措施是什么?
答:高风险区所有居民“足不出户、上门服务”。采集核酸,确保不漏一人;畅通居民购买生活物资渠道,定期运送生活物资,确保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定期清运垃圾,严格公共区域消毒,区域封闭管理后,消防通道须保持畅通,对保留的消防通道出入口要安排人员值守。
中风险区所有居民必须“人不出区、错峰取物”。原则上居家,在严格落实个人防护前提下,每天每户可安排1人,按照“分时有序、分区限流”方式,到指定单元门口无接触式领取物品。按照因地制宜、就近就便原则,合理设置核酸采样点位,组织人员有序分时检测,先采“绿码”人员,后采“黄码”人员,杜绝人员交叉感染现。居民实施每日健康监测零报告制度,出现发热或其他相关症状时,由医疗服务组立即报告并安排上门核酸检测。
4
为什么电话、短信已通知被赋黄码,但健康码仍为绿码?
答:市民虽被电话、短信通知赋黄码,但是因为天府健康通系统检测到市民被赋码后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系统后台自动为其解码,健康码显示为绿码。
这里要提醒市民朋友,如果您收到健康码被赋“黄码”的短信通知,请一定按短信提示向社区报备并进行核酸检测,做到不外出、不聚集。否则,您的健康码仍有可能被赋黄码。
5
疫情期间,市民有心理方面的咨询需求该怎么办?
答:面对成都本土疫情形势变化,如市民有紧张、焦虑的情绪,甚至出现心慌、心悸的现象,可拨打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96008”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进行咨询。同时,自9月1日起,医院精心选派优秀心理治疗/咨询专家,在专门时段(19:00-22:00)接听热线,欢迎市民来电。
6
像我们这种足不出户的管控小区,为啥病例还在新增?
答:个体暴露后,还不能立即通过检测明确是否感染。结合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潜伏期,这个时间多为2-4天,另外个体差异也可能影响这个时间的长短。所以,需要多次筛查才能彻底捞干病例。部分管控小区早期有病例活动,可能已经感染他人,但由于潜伏期的影响,少数病例1次或2次检测尚不能完全排查出所有病例,所以在通过多次筛查清查所有隐匿的感染者。特别是部分小区由于病例曾在小区内活动,存在感染同小区居民的风险。在后续的多轮检测中,在最长潜伏期内均有可能检出病例。
7
疫情防控期间,遇到地震怎么办?
答:疫情防控期间,发生地震、火灾、洪水等对市民群众生命造成伤害的灾害时,应优先保障市民群众生命安全。条件允许情况下,个人应做好防护,安全撤离;避难时,应尽量减少聚集和接触。高风险场所灾害结束后,应及时做好疫情传播风险评估,做好后续处置工作。
(责任编辑:科普)
-
针对当前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峻复杂形势,公安部部署云南等地公安机关持续推进打击行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云南普洱公安机关积极与缅甸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开展边境警务合作,1207名缅北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刘祥彩) 9月29日上午,副市长余兴安来到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就分管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问题,现场接听了市民来电。当天上午从9时至11时许,在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市长公开电话受 ...[详细]
-
一、财产保险公司(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日照市分公司1、加强3G技术应用,提高现场定损处理率,在理赔提质提速、服务提升上取得明显成效;2、践行服务承诺,认真落实万元以下24小时限时赔付、50 ...[详细]
-
本报讯本报记者)为推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报与日照市固体废物处理中心联合举办“创建文明城市大家谈”征文活动。活动期间,收到了大量的来稿,其中不乏既有理论深度、又具有实践针对性的优秀作品。 ...[详细]
-
6月8日上午,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央行行长易纲、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央行副行长兼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出席并发表演讲。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论坛主要释放以下重要政策信号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近日,从省担保行业协会业务座谈会上传来一个好消息,在全省担保协会会员单位开展的创星升级活动中,全省共有六家担保机构被认定为四星级担保机构,我市山东华和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名列其中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薛玉玫)近年来,市中级法院不断探索,以构建廉政风险防范机制为核心,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 该院制定《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开展“增强制度意识、争做执行表率”教育活动的实施方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汲常敏 李山) 自公安部部署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以来,日照港公安局精心组织、协同作战,全面落实“全警追逃”机制,成效显著。 该局制定切合实际的行动方案,规范了追逃 ...[详细]
-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丰富商业养老金融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养老保险公司商业养老金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高一瑜) 近日,市质检所与市科协、市质监局质量科在新玛特购物广场联合开展了日照市“全国科普日”暨“质量月”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采取设置展板、发放宣传单、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