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浪潮为西藏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以前找牦牛要花大半天,数字现在只需轻轻一点就能定位,浪潮牦牛的为西生长数据和牛棚环境也能实时监测。”那曲市聂荣县尼玛乡玛尔杂村村民次仁扎巴兴奋地向记者展示着数字乡村系统的藏高功能。随着中国电信那曲分公司打造的质量注入数字乡村项目正式完工,为玛尔杂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便捷与高效。
除了“一键找牛”,澎湃系统还具备电子围栏报警、动力智能投喂、数字健康监测和AI监控等多重功能,浪潮为科学养殖提供了全方位支持。为西如今,藏高村民通过手机不仅能轻松管理牦牛养殖,质量注入还能在线完成水电费缴纳、发展证件审批等政务服务,澎湃甚至还能参加线上养殖课程学习,提升养殖技能。数字乡村建设为玛尔杂村搭建起一座通往现代化生活的桥梁,让村民们切实享受到数字技术带来的红利。
玛尔杂村的变化是西藏数字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农牧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全方位变革。如今从偏远的牧区到繁华的城镇,通信网络的广泛覆盖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通信建设:从“信号升格”到“宽带边疆”
“十四五”以来,我区通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从“信号升格”到“宽带边疆”,一系列实施方案的落地生根,推动全区网络覆盖水平逐年提升,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偏远地区延伸。
2021年,西藏实现所有行政村“村村通宽带”;2023年9月,阿里地区改则县古姆乡5G基站的建成开通,标志着西藏所有乡镇通达5G网络。2024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通报2023年千兆城市建设情况,拉萨市作为西藏首个上榜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千兆城市。
在党中央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2019年,西藏启动5G建设,加大以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完成5G“上高原”、5G“上珠峰”等一项项壮举,将信息网络通向雪域高原更深处。
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8万余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49.7个,行政村5G基站通达率达到87%。5G用户普及率达到59.3%,21个边境县城实现5G和千兆光网通达,164个边境乡镇所在地全部实现5G通达,92个乡镇实现千兆光网通达。这些数据有力彰显了西藏通信行业的强劲发展势头,为高原经济社会发展筑牢了坚实的数字底座。
数字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温暖实践
“只要有一部手机,在家门口就能把村里的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林芝市墨脱县的次吉从互联网上看到了商机,当上了网络带货主播,将村里的石锅、松茸、虫草、藏香猪等卖出了大山。
随着网络提速降费和“互联网+”战略的深入推进,西藏电商业快速发展,带动农产品走出大山。自治区商务厅数据显示。2024年,西藏农村电商网上零售额为44.8亿元,同比增长29.3%,高于全国增速21.1个百分点;农产品电商网上零售额为8.2亿元,零售量近600万件。
近年来,我区信息通信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行业信息化优势,加快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互联网更深地融入百姓生活。我区各基础电信企业勇于肩负社会责任,为脱贫户、残疾人、老年人群体开展精准降费工作,让信息通信业发展红利惠及西藏各族人民,让困难群众也能用得上、用得起优质的网络服务,让通信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同时,我区积极开展“数字适老中国行”活动,整治APP侵害用户权益行为,推进电信服务“随时随地随心办”,确保用户申诉处理办结率达100%,全力维护用户合法权益。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群众的数字生活体验,更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数字技术的光芒照亮了高原的每一个角落。
高原雄心:融入国家战略的数字蓝图
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西藏通信事业正迈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联通拉萨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的建成,为南亚数字大通道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西藏正全力推进拉萨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自治区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骨干直联点将加强西藏与国家枢纽节点的衔接,改善全区互联网络性能,推动互联网产业向全区聚集,助力西藏加快融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为做大做强西藏数字经济注入强大动力。
今年,西藏正加快“双千兆”网络建设,推进5G-A网络在七地市城区覆盖、千兆光网向乡镇延伸,力争实现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同时,西藏将持续开展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推动高原特色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普惠升级,让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群众生活、助力经济发展。此外,西藏信息通信行业积极争取各企业集团公司投资,抓好定日县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提升通信基础设施抗震能力和地震灾害应对能力。西藏电信、西藏联通全力推进算力中心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全区算力规模。
如今的西藏农牧区,黑帐篷升起的炊烟与5G基站的信号塔并肩而立,完成了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文明的精彩对话。这场高原数字浪潮,正为雪域高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数字动力。
(责任编辑:娱乐)
-
中新网常州8月10日电 题:台湾博士曾世邦:“氢力”推动两岸合作铸就绿色未来作者 唐娟 苍凯近年来,大陆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在被誉为“新能源之都”的江苏常州,两岸青年正向“新”而行,共同推动能源转型和 ...[详细]
-
本报记者 曲亚平 2012年12月23日,刘贤智又一次来到创业大学生徐娟的橱柜店,看看近段时间的经营情况,叮嘱徐娟注意的事项。根据日照观海苑建材市场党委的安排,个体经营户刘贤智和市场党委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梅秀丽 通讯员 于臣)今年以来,岚山区创新载体,精心打造融绿色、蓝色、红色于一体的“多彩粮食、情牵百姓”服务品牌,努力提供粮食产业化、社会化服务,推动粮油产业发展。 该区制作 ...[详细]
-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司玉燕 刘亚琪)河山镇对2013年度农户小麦种植面积进行了详实的核定,目前,核定工作已全部结束,全镇共核定小麦种植面积11300余亩,共涉及农户4500余户。对补贴面积核定严格要求。 ...[详细]
-
中国始终是外商投资的热土、高地与蓝海——欧企在华发展的确定性、机遇性与未来性
国际问题观察员 班声当某些国家挥舞关税大棒,单方面挑起贸易争端,妄图以违背经济规律和时代潮流的保护主义阻断全球产业链时,中国始终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历史终将证明,筑墙者必将困守孤城,开路者方能联通天 ...[详细]
-
科学务实谋发展 固本强基谱新篇——日照地税基层建设纪实 有些年份,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2012年,就是这样一个年份。 这一年,日照地税收入主要经济指标运行的轨迹,宛如一条清晰的微笑曲线。 ...[详细]
-
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七次会议黄金华主持并讲话本报讯记者 王秀洁)1月4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七次会议,主要议程是为即将召开的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作准备。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黄金华主持会议并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昨日,记者从市社会福利院获悉,自2013年起,福利院的孩子姓氏由原来的姓“党”改姓“百家姓”。 据市社会福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福利院收养的孩子都姓“党”,是希望这些弃婴、 ...[详细]
-
中新社杭州8月11日电 题:在杭台青周庭盈:亚运作舟 燃情两岸作者 钱晨菲 邱祥琪随着杭州亚运会的临近,于近期对外开放的杭州亚运会博物馆很是热闹。了解历届亚运会办赛情况、欣赏各代表团的礼物展陈……看着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巩建玲) 绿通车超载5%以上不符合免费条件,近日,一司机为逃缴通行费倒车复磅,不慎将车辆轴承折断,这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去年12月26日凌晨1点50分左右,一辆车牌号为鲁K拉海带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