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两岸农业融合发展新密码 “台三代”接续奋斗造茶园花海
初春时节,台三代在漳平市官田乡海拔千米的共探高山上,茶树新芽萌发,两岸青翠欲滴,农业台青陈耘嘉经营的融合岳山嘉茗茶庄园民宿掩映其中,游客纷至沓来。发展“平日入住率达八成,新密续奋周末的码接客房需要提前好几天预订。”陈耘嘉喜上眉梢,斗造“我想以自己的茶园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发展正当其时。花海”
陈耘嘉是台三代追随祖辈返乡的“台三代”,他的共探爷爷陈岳山早年从漳平赴台当老师,直到1987年重回故里。两岸2005年,农业陈耘嘉的父亲陈宪智回到家乡,开发了600多亩茶园。2015年,陈耘嘉从台湾来漳平探望父亲,发现这里风景好、民风淳朴,还有好政策,决定辞去台北的工作接手父亲的茶园。为了保护这片深深吸引他的自然山水,陈耘嘉坚持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却意外成就了一款特色纯天然茶品——虫洞茶,受到消费者青睐。
子承父业的陈耘嘉还将老茶厂改造成深山里的茶庄民宿,把茶、书法、养生、研学等融入其间,游客们从中体验茶事生活的安逸与乐趣。这个茶园和民宿为曾经偏僻的官田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陈耘嘉表示:“接下来,我想把茶园、民宿、周边景点和传统村落串起来,带动一二三产协同发展,让乡亲们的口袋越来越鼓。”
春节刚过,台青张贯裕就回到漳平市桂林街道瑞都村,组织工人对百亩萱草进行施肥、除草。“这片萱草是2021年我阿公种下的,规模从最初的40万株,到现在约800万株,去年萱草花采摘节举办期间,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张贯裕侃侃而谈。
2023年12月,年仅18岁的张贯裕跟随外公陈庆徽跨越海峡,来到瑞都村,打理萱草种植基地。如今,他正接过外公手中的接力棒,积极引进台湾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致力将这里打造成继永福樱花茶园之后又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花卉观赏胜地。
“今年计划在山上扩种350亩萱草,打造休闲观光农场、引进花期更长的新品种、建设野炊烧烤基地、种植彩色稻谷......致力打造一个集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为一体的景区。”新年伊始,张贯裕跃跃欲试。
陈耘嘉、张贯裕等一批批台湾青年,从祖辈和父辈手中“接棒”扎根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成为两岸农业融合发展的实践者和受益者。他们深耕沃土,发展精致农业、乡村旅游,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据统计,目前在漳平有台商600多人,台企90家,其中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有82家台企入驻,建立了48个高山茶基地,年产值15亿元,这些数据不仅见证了闽台农业合作的累累硕果,更为推动两岸农业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知识)
-
勇毅前行·一季度经济观察丨定制+创新 农机“播种”海外新市场
走进春耕一线,看广袤田野中涌动的澎湃活力。首先把视线投向粮食主产区河南,看看这里的现代农机装备如何扩大出口,拓展海外新市场。扩大出口 农机双循环加速跑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我现在来到了国机集团中国一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肖杰)3月20日,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储备供应工作,副市长万同先后到日百新玛特购物广场、新良油脂、凌云海集团、市粮食储备库,实地查看我市居民生活必需品及敏感物资储备供应情况。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肖杰)3月18日,市科协主办召开“蓝色经济建设与企业技术创新”座谈会,就企业在创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座谈会上,13家企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创新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和遇 ...[详细]
-
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今年起“分级”鼓励参保人员优先到AA级以上的就医 本报讯(记者 王娟 实习生 郭佳) 3月21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出《关于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的通知》,自201 ...[详细]
-
国家移民管理局:今年以来共签发台胞证99.4万张次,同比上升14.5%
中新网10月18日电 国家移民管理局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三季度移民管理主要数据和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副司长张宁介绍,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 ...[详细]
-
东南网4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通讯员 苗佳訸 林昕昀 王清洵)4月15日,130辆“厦门造”客车在厦门东渡港区现代码头顺利完成吊装,搭载中国籍杂货船“协海 ...[详细]
-
东南网4月2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厦门市商务局、厦门市财政局日前联合发布《厦门二季度稳外贸措施要点》简称“要点”),聚焦出口信用保险、综合评价激励、拓展新兴市场、跨境电商 ...[详细]
-
为提高学生爱惜水资源,保护生命之水的意识,在世界水日到来之际,许孟小学以“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为主题开展持续一周的节水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向全体学生宣读了“节约用水”的倡议书,提倡所有人都行动 ...[详细]
-
新华社台北4月30日电 题:赵丽娜:寻找两岸那个“触动人的点”新华社记者赵博、齐菲沮丧无助时,赵丽娜觉得自己就像徐志摩笔下那个“海滩上种花”的孩子。沙碛养不活鲜花,阳光的暴晒与海浪的拍打,瞬间就将种花 ...[详细]
-
东港推出1300个家门口岗位50家本土企业高薪“招兵”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3月19日上午,东港区举行“2011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在家门口为求职者提供了1300个岗位。 据介绍,此次“2011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