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2023)解读
企业是新社会的器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向而行南评估评价必须置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中去动态考量。
在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和中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末中背景下,本年度调研在沿用过往调研方法和评价模型的国企基础上进行了动态调整和优化。
在调研方法上,业社除问卷调研、任榜案头研究之外,解读今年增加了案例研究,新选取10家不同规模、向而行南不同行业的末中企业进行深度调研和访谈,形成了年度十大CSR观察案例。国企
在评价指标上,业社继续从经济、任榜CSR治理和管理、解读公平运营、新产品与消费者、员工与安全、环境、社区与公益七个维度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综合表现,同时增加了“董事会/管理层薪酬与ESG挂钩”“科技伦理”“DEI(多元、公平和包容)”“CSR报告鉴证”等观察指标。
观察1:CSR平均得分小幅提升,经济成长性承压
本年度调研依托“善择-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大数据平台”,历时6个月,纳入调研样本企业580家,最终形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300强)”,以及互联网、房地产、银行、汽车和医药五个行业榜单。
总体来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2023)”上榜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和绩效水平稳步提升,平均得分为56.8分,比上一年度提升1.9分;从企业角度看,155家企业得分比去年提升,122家企业得分下降,新增上榜企业23家。
从企业类型看,有166家生产制造型企业上榜,平均得分为55.7分;134家服务型企业上榜,平均得分为58.2分。
从调研评价的7个一级指标看,“产品与消费者”维度表现最好,平均得分为65.9分;其次为“社区与公益”维度,平均得分为64.1分;“经济”维度得分最低,为36.3分。
在上榜的300家企业中,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的企业占56.3%,年度净利润增长的企业占54.3%,说明2023年中国企业在经济成长性方面遇到了较大的挑战和压力。
观察2:年度责任企业“洗牌”,科技型企业占比提升
我们将每年排名进入榜单TOP30的企业称为“年度责任企业”。自2019年-2023年5年间,共有76家企业进入榜单TOP30,其中腾讯控股、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台达4家企业连续5年进入榜单TOP30。
自2019年以来,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外贸“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科技型企业进入榜单TOP30的比例开始提升,2023年占比达46.7%,共有14家企业进入榜单TOP30,成为年度责任企业。
虽然2022年榜单TOP30中科技型企业占比略有回落,但在榜单TOP10中,
- ·“5·15”铁路调图 龙岩将再添3趟动车1趟高铁
- ·日照交警发布微博为市民出行支招
- ·日照出台双节道路运输方案
- ·未来三天中国北方部分地区将迎大风降温
- ·买棋卖棋操纵比赛 王天一、王跃飞终身禁赛
- ·五莲县地税局直属分局“点线面”结合强化税源管理
- ·全国119个景区国庆节接待游客同比增长逾20%
- ·日照“双节”两头火车票基本售空
- ·小米新车十分钟入账3680万元,雷军讲述征战纽北往事
- ·日照开展“双节”专项整治
- ·日照市住建部门保障公用事业安全平稳运行
- ·全国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会议在日照召开
- ·合并重组潮起,“看门人”券商合规正被层层加码|金融合规月榜
- ·中石油日照分公司构筑节日安全防护网
- ·日照海事局强化“双节”海上交通安全监管
- ·首届日照文博会:“过门笺”亮绝活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