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科技 >>正文
开发区非公企业“第一书记”工作见成效
科技43人已围观
简介本报通讯员 文武 吴书东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按照省委、市委关于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的精神要求,开发区结合区内非公企业集中、外资企业众多的实际情况,在全市率先进行了选派非公企业第一书记工作试 ...
本报通讯员 文武 吴书东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第一书记按照省委、区非市委关于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的公企精神要求,开发区结合区内非公企业集中、业工外资企业众多的成效实际情况,在全市率先进行了选派非公企业第一书记工作试点,第一书记向区内5家党员职工多、区非社会影响大的公企规模以上非公企业派驻了“第一书记”。
开发区紧紧抓住派、业工选、成效管三个关键环节,第一书记强化助需对接、区非知识充电、公企监督管理等措施,业工确保向非公企业派驻“第一书记”试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效果。
助需对接,让“第一书记”进得去。组织部门通过与企业出资人恳谈交流,抓住企业关注生产经营、与经济部门联系紧密的实际,成功实行了“订单式”派驻,即企业点名意向部门,组织部门负责抽人,从税务、工商、招商等部门选派了“第一书记”。经济部门与企业联系紧密,为党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找到了结合点,这些从经济口选派的干部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精通业务知识,与企业有着广泛的“共通语言”,工作开展起来更有抓手,也打消了企业的顾虑,杜绝了简单随机式的派驻可能带来的“水土不服”现象。
知识充电,让“第一书记”干得开。在严格按照“抽硬人、硬抽人”标准,选出过硬干部的基础上,党工委组织部对到非公企业任职的“第一书记”进行了专题培训,重点围绕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国家级开发区优惠政策以及党工委、管委会各项扶持措施等关键知识进行专门充电。一方面,明确到非公企业抓党建的首要职责,掌握工作方法。另一方面,注重提升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本领,呼应企业的关注。有针对性地充电培训,让“第一书记”掌握了工作主动,顺利打开了工作局面。
Tags:
上一篇:台湾音乐人为爱“西进”圆梦
相关文章
“登陆”玩音乐的台湾青年:歌声是信也是光
科技中新社乌镇8月30日电 题:“登陆”玩音乐的台湾青年:歌声是信也是光作者 张杨彬 方敏墙外,是桨声、舟影、青砖、黛瓦;墙内,是摇滚、电音、流行、说唱。29日,在浙江乌镇的一处院落,“青春同行”两岸新媒 ...
【科技】
阅读更多日照近1.78万农户受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科技本报讯记者 周伟)记者10日从市农机局获悉,今年我市补贴各类农机具3.17万台,补贴受益农户近1.78万户;本地农机生产企业销售收入增加3747.4万元,同比增长51.7%,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 ...
【科技】
阅读更多五莲供电公司提升农村电网改造质量
科技本报讯记者曹伟通讯员张善伟)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五莲县供电公司将这项工程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克服山区施工困难,不断提升农村电网质量,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奠 ...
【科技】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