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台青钻研“创意”美食 在渝探索打造“台湾黑轮”专门店

台青钻研“创意”美食 在渝探索打造“台湾黑轮”专门店

2025-05-11 07:52:31 [法治] 来源:跨文化视界导报

  中新网重庆8月17日电 题:台青钻研“创意”美食 在渝探索打造“台湾黑轮”专门店

  作者 钟旖 唐朋林

  “光一个鸡蛋,创意就可以煎、台青炸、钻研造台蒸、美食门店煮,渝探被开发出无限种可能。索打这是湾黑烹饪最好玩的地方。”谈及七八年前从电子业跨界成为餐饮人,轮专来自台湾新北市的创意青年丞佑近日在重庆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将不同食材“加减乘除”调制出万千滋味,台青其乐无穷。钻研造台

  2017年,美食门店受好友邀请,渝探丞佑满怀好奇抵达重庆,索打开启他的湾黑“玩转”美食之旅。三明治、意面、咖喱,每一个看似单一的品类,都在传统制作的基础上延伸出新花样,再经试吃品鉴推向市场。

  流连一方灶台,丞佑更像一个天马行空的“实验家”。三明治里夹麻辣牛肉、用红酒给咖喱调味、豆腐乳不仅可以搭配意面还设置不同辣度……他透露,潜心研发多年,“花式”产品虽已远超菜单上的呈现,但消费者接受度不高的必然会被淘汰,比如自己曾尝试制作的冰淇淋意面、热汤意面。

  创意不断迸发,丞佑对美食的品质却有着“保守”的坚持。他认为,作为餐饮人最骄傲的事,是食客从第一口享受至最后一口。保证食材的新鲜、产品的稳定,才是实现长久经营的法宝。

  此外,研发美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有想象再有实践,在探索的路上慢慢扎根,才能收获好的反响,尤其“不能打着‘台湾美食’的旗号乱做,给食客错误的宣导”。

  2022年9月,积累多个产品线研发经验后,丞佑开始探索新的“试验场”——在重庆一繁华商圈内开一家“台湾黑轮”专门店。

  在业界眼里,用近百平方米的面积主营单项品类,这一决定大胆又冒险。令人惊喜的是,经过近一年运行,以“鲜味”为特色的黑轮在麻辣江湖突出重围,收获一批粉丝。

  “黑轮”一词是台湾本地语。它发源自日本传统料理“关东煮”,现为宝岛日常美食,系“鲜味汤底煮制的料理”的统称。2021年,丞佑发现,大陆民众基本上在日料店、便利店才能享用黑轮,在重庆已有的餐饮细分领域更是空白,便萌生了开店想法。为此,他和好友奔赴海内外多地,从黑轮汤底开始考察、选品、调整。

  丞佑介绍,黑轮主打的“鲜”不仅体现在食材、味型上,最关键的是烹煮时间。不论是福袋、竹轮还是响铃卷,烹饪步骤都是从客人下单那刻开始,而不是过量库存的长时间熬煮。

  “餐饮文化不仅要有碰撞,也要有融合。”丞佑以重庆饮食喜辣重麻举例,黑轮的清淡爽口与之形成强烈反差,才得以区分各色滋味。为给客人更多选择,本土化改良也是必由之路,“比如蘸酱,台湾流行单一口味,店里则推出台式蒜蓉、韩式辣酱、甜辣酱、海鲜酱4种风味”。

  “餐饮文化的本质是沟通、服务,得到客人最真实的反馈。”丞佑说,为增强与食客的互动,他特地保留了部分菜品的台湾叫法。给更(闽南音)、米血、苦瓜封肉、黑轮茶……每当客人翻看菜单寻求解答,人与人的距离逐渐拉近,对食物的赞美与建议也成为他研发的新动力。

  “登陆”六年有余,丞佑坦陈,自己虽逐渐适应重庆的爬坡上坎、感受移动支付带来的便捷,也通过美食结交了不少朋友,体悟大陆民众饮食的日趋多元,但还未预设扎根何处。

  他更期待,自己秉持不断突破、创新的生活态度,坚持做不一样的尝试。以台湾黑轮为开端,下一个方向是寻找更多台湾美食拥抱大陆市场,亦“架桥”联结彼此。(完)

(责任编辑:财经)

推荐文章
  • 常住大陆台湾医师研习营在泉州举办——搭建两岸医疗创新交流平台

    常住大陆台湾医师研习营在泉州举办——搭建两岸医疗创新交流平台 “这是我在大陆学习工作以来,第一次参加以医学为主题的两岸交流活动。大陆医疗市场广阔,医疗水平进步很快,希望通过此次研习活动了解更多新技术、新成果,把更多新资讯带给身边的台湾医师朋友。”来自台湾台东的茆 ...[详细]
  • 市国土资源局多项措施提效能促提速

    市国土资源局多项措施提效能促提速 本报讯通讯员 刘立杰)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推动国土资源工作全面提速,市国土资源局开拓创新,多项措施抓服务。 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要求每一名市行政服务中心国土资源窗口工作人员都要做到严谨细 ...[详细]
  • 市区24路公交车昨日开通

    市区24路公交车昨日开通 覆盖天津路、临沂路、山东路 本报讯(记者 孟锋) 12月28日上午,由开发区管委经天津路、临沂路、山东路至日照一中方向的公交24路正式开通,这也是落实2009年度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的内容之一。 当日上 ...[详细]
  • 我市已启动《药品经营许可证》换证工作

    我市已启动《药品经营许可证》换证工作 本报讯(记者 刘祥彩通讯员 王洪波) 到今年年底,日照有半数的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到期。为做好全市《药品经营许可证》换证工作,日照启动了我市《药品经营许可证》换证工作。 此次换证工作将严格 ...[详细]
  • 一季度全国新设经营主体606.3万户

    一季度全国新设经营主体606.3万户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市场监管总局4月21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新设经营主体606.3万户,其中,新设企业210.0万户,新设个体工商户394.9万户,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1.4万户,多种经营 ...[详细]
  • 明年我市小麦最低收购价继续上调

    明年我市小麦最低收购价继续上调 每50公斤提高3元本报讯记者 刘家富 通讯员 孙运友)近日,市粮食部门发文决定,我市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继续上调。 根据省粮食局、物价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农业厅、农业发展银行六部门联合发出的通 ...[详细]
  • 我市密织甲型流感防控网络

    我市密织甲型流感防控网络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12月11日上午,市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办公室召开了全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情况说明会,会上首先通报了全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有关情况。 患者许某,是我市某 ...[详细]
  • 日照首家网上粮店开通启用

    日照首家网上粮店开通启用 本报讯记者 林夕 实习生 王晓倩)只需轻点鼠标或拨个电话,安全放心的米、面、油就会免费送货上门。12月10日上午,我市首家网上粮店正式开通启用。 日照网上粮店是市粮食局根据国家粮食局关于开展“放心粮油 ...[详细]
  • 因为汉服,爱情跨越海峡

    因为汉服,爱情跨越海峡 “汉服并非一概而论,每个朝代的服饰皆有独特之处。”一个春日的周末,漳州古城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在修文东路的六道古韵汉服体验馆内,台青李弘文正热情地向游客介绍着各式各样的汉服。李弘文来自台湾嘉义,毕业于 ...[详细]
  • 日照菜价稳中有涨 大姜大蒜涨势凶猛

    日照菜价稳中有涨 大姜大蒜涨势凶猛 本报讯(记者 杜洁) 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港城蔬菜价格略高于去年同期,但涨幅各不相同。 12月6日,记者从市物价局了解到,相比去年同期,大白菜、芹菜、小白菜、油菜、西红柿、青萝卜、胡萝卜、蒜苗、尖椒、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