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麦粒肿眼皮肿又痛 此病夏季高发应及时诊治
原标题:患上麦粒肿眼皮肿又痛 此病夏季高发应及时诊治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蓉 通讯员 李琪彬)眼皮又红又肿又痛,患上不能睁开,麦粒而且胀痛?肿眼治当心麦粒肿!厦门市中医院眼科医师钟瑞生提醒,皮肿夏天是又痛应及麦粒肿的高发期。麦粒肿如果处理不及时,此病有可能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夏季甚至危及生命。时诊
麦粒肿是患上夏季常见病
“医生,我的麦粒右眼皮上长了个痘痘,摸起来又肿又痛。肿眼治”昨天,皮肿值夜班的又痛应及厦门市中医院眼科医生钟瑞生刚接班,就接到一名主诉眼皮疼痛的此病20岁出头的女患者。她说自己连续两晚熬夜后,夏季右眼皮昨天下午开始又肿又痛。检查发现,她的上眼皮明显比另一边肿,皮肤红了一片,摸一下发现眼皮硬硬的,女患者还疼得忍不住“啊”了一声。钟瑞生告诉她,这不是“痘痘”,而是长麦粒肿了,就是人们常说的“针眼”。
钟瑞生介绍,麦粒肿在夏季是比较常见的眼病,它是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化脓性细菌侵入眼睑腺体引起的眼睑急性炎症,可分为外睑腺炎和内睑腺炎。不过,很大一部分人对麦粒肿并不了解,出现麦粒肿症状也不知道,导致延误治疗。
眼部麦粒肿分内外两种。外麦粒肿初起眼睑红肿,有显著压痛,数日后睑缘部位构成硬结,发病3日-5日后软化,构成黄色脓点,可自行穿破,排出脓液,在1周左右康复。内麦粒肿睑板腺开口处轻度充血,睑结膜下呈现黄色脓点,这以后脓点开口于睑结膜面,脓液排入结膜囊内,或经睑板腺开口排出而愈。
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
“很多人以为,麦粒肿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不然。”钟瑞生提醒,睑腺炎如果处理不及时,有可能引起眼睑蜂窝织炎,有时会出现寒战、发热、头痛、败血症或海绵状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生命。
麦粒肿发病早期,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热敷,或正规使用抗生素类眼药水和眼膏可以治愈。如果麦粒肿已完全化脓,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到相关医院进行切开排脓治疗了。需要特别注意一点,不要自己用手或其他方法对麦粒肿进行挤压排脓。麦粒肿排脓治疗是有很大讲究的,需要专业人员来操作,以免导致炎症扩散,从而引起眼眶蜂窝织炎、海绵窦静脉炎等并发症。
防治麦粒肿,首先要避免用脏手揉眼睛;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对外界细菌的抵抗力;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用眼过度。
钟瑞生强调,如果短时间内反复出现麦粒肿,或出现多发性麦粒肿,也就是一只眼睛上长2个-3个麦粒肿,应当去医院做全面检查,查明病因,针对性治疗。
(责任编辑:民政)
-
海峡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白丽)立秋后,天象有变,一些人开始喉咙干渴,声音沙哑,有的干咳不止,貌似有“火”。中医师说,此时宜养阴。莲藕是最常见的润燥、养阴、润肺佳品。喉干音哑上火 ...[详细]
-
海峡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记者林彬彬文/图部分图片周益供图)近日,位于翔安区内厝镇妙高山的数百亩黄花风铃木花海可谓是火了一把,许多岛内外市民上山赏花,拍出一幅幅美妙的景色。昨日下午,导报记者走访这一& ...[详细]
-
厦门医学院师生缅怀纪念“无语良师”。记者唐光峰摄海峡网讯 (海西晨报 记者 许蔚菡 见习记者 黄伊娜 通讯员 李遵华)4月2日,在校园广场上,厦门医学院举行以“弘扬 ...[详细]
-
厦门首个红树林公园拟2020年开放 拥有4.2公里海上栈道和7座观鸟亭
下潭尾滨海湿地生态公园建设顺利推进4.2公里海上栈道和7座观鸟亭将让游客与自然亲密接触公园栈道效果图在环东海域东北角,一片郁郁葱葱的海上森林如同巨大的盈绿翡翠镶嵌在海面上。这里是全市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 ...[详细]
-
地铁站务人员帮助医护人员将男乘客抬上救护车。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王玉婷)“他当时脸色煞白,坐都坐不住。”看到男乘客如此痛苦,地铁站务人员迅速倒来热水、拨打120、并帮其 ...[详细]
-
海峡网讯(厦门晚报记者陈军漫画/刘哲姝)3岁男孩不小心与一同出行的家人走散,独自上了公交车,幸好在公交司机与站务员的帮助下,最终和家人团聚。昨日下午,男孩父亲刘先生致电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讲述 ...[详细]
-
天降大雨海水涨,一家三口被困礁石 厦门民警巧 “借 ”渔船救人
海峡网4月1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毅彬 实习生 李思宇 通讯员 湖公宣 文/图)前日大雨,海水上涨,三名来厦游客被困环岛路礁石,情况紧急。民警及时赶到,然而救援船只一时难以靠近。好在民警急中生智,求 ...[详细]
-
工人在福厦高铁同安制梁场进行钢筋绑扎作业。(本组图/本报记者王协云摄)工人进行预制箱梁压浆作业。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汤海波 徐景明)记者昨日从建设现场了解到,福厦高铁厦门段已进入规模制梁阶段, ...[详细]
-
伏季休渔结束,我市水产品购销两旺,价格也出现明显下调。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林雯)昨日中午12时,随着最后143艘厦门渔船“解禁”,2018年厦门海域伏季休渔期正式宣告结束。目 ...[详细]
-
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记者钟宝坤)喜欢投资国债的市民今后不用担心买不到了。记者从财政部官网获悉,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储蓄国债“随到随买”试点,将储蓄国债发行时间由原来的10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