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2025-05-02 16:07:11 [探索] 来源:跨文化视界导报

原标题:倒置的倒置的茶的陈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海峡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今年70多岁的林金山,是杯先集美区涉老部门的一名志愿者。两年前,生的诉一次偶然的烛台真实机会,他参与了一本书籍的老物编写工作。

在那次写作中,告嘉庚他潜心研究了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倒置的茶的陈事迹,他发现,杯先陈嘉庚虽然十分富有,生的诉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十分勤俭节约。烛台真实这种优良作风,老物在他的告嘉庚遗物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今,倒置的茶的陈这些遗物被存放在集美区的杯先陈嘉庚故居。

昨日,生的诉林金山带领导报记者再次走进陈嘉庚故居,讲述这些老物件的故事。

倒扣的旧茶杯变成了新烛台

集美是个美丽、静谧、整洁的地方,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学府隐藏在绿树、红瓦、龙脊、凤檐之中。我们踏着石板路,穿过枝叶茂密的浓荫,来到陈嘉庚故居。

在二楼的展馆,导报记者看到了陈嘉庚的烛台。这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烛台,而是一只倒置的旧茶杯,茶杯的手柄甚至都已经断了。

当时,身边的人很不理解,要把破瓷杯扔掉,家人建议买一个新烛台。可陈嘉庚不同意,他说:“该用的钱几千几万得花,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

当年,电厂供电到晚上10点就停电了,陈嘉庚就是用这个倒置的破茶杯点着蜡烛继续工作,在昏黄的烛光下,运笔谋划,苦苦思索,为建校、为修缮运筹帷幄,记载了先生多少沧桑和忧虑。

随身生活用品缝缝补补坚持用

展馆里还陈列着陈嘉庚生前用过的手电筒、皮带、领带、鸡毛掸、钢笔、时钟、剃刀、温度表、鞋帽、手杖等物品。

陈列橱里,有陈嘉庚用过的一把布伞。那时,布伞是从南洋带回来的,已用了十多年,时间长了,伞布破烂,他让侄媳妇为他缝补。后来无法缝补了,他又让侄媳妇买块布来更换腐朽的旧伞布。

亲人补后觉得不像样要给换新的,他笑着说:“不像样不要紧,能用就行了。”

那条破棉背心,是陈嘉庚抗战时期穿到解放后,从南洋穿到祖国,补了又补,继续穿用。

那套褐色粗呢服装,是陈嘉庚在寒冬季节里,参加各级各类会议、外出视察时才穿用的,也穿了十几年。

手杖也是如此,他外出时用好的,在家时用旧的。那时,陈嘉庚每天上下午都要拄着手杖视察各处建筑工地,手杖尾端上的铁皮也被磨得锃光瓦亮的。

陈嘉庚一生俭仆,省吃俭用,而他对祖国对人民有益的事业十分慷慨,一生献给文教事业价值人民币一亿五千多万元,临终还把300多万元献给国家,一分钱也没有留给子孙后代。

他说:“人谁不爱子,惟必以道德之爱,非多遗金钱方谓德之爱。且贤而多财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教子现身说法豪华家具全换掉

这里,还流传着陈嘉庚教子的感人故事。

辛亥革命后,陈嘉庚从新加坡回到厦门。他一下轮船,独自一人去集通银行审查账目。当他查阅到儿子阿国生活费的账目时,叫人找到阿国劈头就问:“阿国,你是不是嫌我每个月给你8块银元的生活费太少了?”

阿国辩解说:“可你……你已经有几百万钱财……”陈嘉庚一听生气了,他用拐杖指着阿国说:“不错,我已经有400万钱财了,我完全可以盖起豪华的别墅,养起大批奴婢。可是,我的钱是取之于社会,要用之于社会的。我自己不敢乱花,也决不让子孙挥霍!”说完,他气冲冲地走出门去,把阿国一人撇在房间里。

这时,阿国惊奇地发现,集通银行的叔叔们特地为爸爸布置的那些豪华家具全不见了,房间里的摆设仍旧是一张旧木床,一顶旧蚊帐,就连爸爸从新加坡穿回来的那双皮鞋,也打上了补丁。看了这些,他的脸“刷”地红了,惭愧地低下头来。

征集令

您家中有老物件吗?它不一定价值连城,但或许记载了您的人生故事;它或许已伤痕累累,但还被您收藏在身边。

它可以是一件衣服,一个茶杯,一只箱子,一张老照片……时光在它身上流淌,留下了尘封已久的回忆。

即日起,本栏目广泛向社会征集各类老物件,如果您愿意分享,快与我们联系吧!

联系方式:

1.拨打海峡导报新闻热线968801

2.发送您的故事和联系方式到邮箱:hxdbsyzk@ 163.com

导报记者钱玲玲/文常海军/图

(责任编辑:综合)

推荐文章
  • 厦门大学迎新新景象 二孩出动送哥姐上大学

    厦门大学迎新新景象 二孩出动送哥姐上大学 -5237名本科生和6117名研究生一起报到,开学式也将一起举办-本科新生大数据出炉:数学学院女生近四成,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男生最多新生胡馨而全家福。(见习记者陈雅真摄)新生胡蓉同父母在厦大合影。▲张 ...[详细]
  • 日照市区道路整修预计17日完成

    日照市区道路整修预计17日完成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7月8日,记者从市住建委获悉:从上个月底开始,市区济南路、迎宾路等9条道路开始整修,预计到本月17日,可全部修完。  记者了解到,为了迎接旅游旺季的到来,改善道路通行质量, ...[详细]
  • 市教育局与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牵手办学

    市教育局与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牵手办学     本报讯记者 郑凌)7月8日,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与市教育局举行合作办学第一次工作会议,会上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副市长马先侠出席会议并讲话。    伴随着新校舍的建成启用,今年秋季,山海天14 ...[详细]
  • 上月农副产品环比下降0.7%

    上月农副产品环比下降0.7% “菜篮子”呈季节性波动上月农副产品环比下降0.7%预计今后可能将延续下降趋势本报记者 张磊 通讯员 陈通  进入到6月以后,细心的市民会发现,随着气温快速的回升,早茬蔬菜与晚茬蔬菜同时叠加上市,“菜篮 ...[详细]
  • 运钞车隧道内四脚朝天漏油不止 所幸钞票无碍

    运钞车隧道内四脚朝天漏油不止 所幸钞票无碍 海峡网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通讯员 张桂燕 文/图)昨天8点05分,万石山隧道进岛文屏往演武方向距离出洞口540米处,一钞票押运车撞到右侧隧道壁发生交通事故。随后,公路人员、交警部门、消防队员、救 ...[详细]
  • 巨峰镇农村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巨峰镇农村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本报岚山讯通讯员 赵伟)“电视播的是‘洋节目’,我们可望而不可及,我们自编、自排、自演的节目,唱的是身边事,说的是身边的人,大家感到亲切、可信。”巨峰镇柿树园村的村民王路士如是说。  今年以来,该 ...[详细]
  • 一对夫妇被骗83000元 朋友“挖坑”

    一对夫妇被骗83000元 朋友“挖坑”   5万元买辆帕萨特本报记者 邢慧骗子因借高利贷无法还钱,竟冒充莒县某单位工作人员,以领导要出售一辆帕萨特领驭公车为由设下骗局。而短短几句话,就让贪小便宜的朱某夫妇掉进陷阱,被骗走83000余元。近日 ...[详细]
  • “三甲梦”激发“鲶鱼效应”

    “三甲梦”激发“鲶鱼效应” “群众路线在基层”特别报道>>>市人民医院近2000人“握指成拳”“三甲梦”激发“鲶鱼效应”  本报讯(记者 孟锋) 如何激发出近2000名员工的“鲶鱼效应”?  7月8日下午,市人民医院院长杨淑光说 ...[详细]
  • 厦门飞鹰救援队抵达深圳 参与“山竹”灾后救援

    厦门飞鹰救援队抵达深圳 参与“山竹”灾后救援 参与高速路清障工作。飞鹰义务救援队供图海峡网讯 据东南网报道 (记者李霖) 16日17时,台风“山竹”在广东台山沿海地区登陆。受其影响,16日至17日凌晨,深圳全市范围内受灾严 ...[详细]
  • 全国百名文化记者日照采风活动侧记

    全国百名文化记者日照采风活动侧记 深入开展文化建设年活动 加快建设滨海文化名城以文会友 同乐未央——全国百名文化记者日照采风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张守田 王大鹏  7月4日,雨中的浮来山罩着一层薄雾,青岛市委党校教授、知名作家吴新元身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