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创新故事|破译塑料产业的转型密码
成功争创为山东省第二批特色小镇,上榜省级绿色生态示范镇名单———低端、创新产业落后、故事环境污染,破译这是塑料许多人对塑料行业的第一印象。如今,型密同样起步并扬名于塑料产业的日照莒县刘官庄镇,则亮出了特色和生态的创新产业新名片。
没有永远的朝阳产业,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破译发展模式。破译刘官庄塑料产业转型升级里的塑料“发展密码”,答案,型密就在企业的日照创新实践中。
曾经塑料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现在,故事在正佳塑胶有限公司的新型环保塑料餐盒生产车间,15条从宁波引进的薄壁注塑成型智能生产线,具有自动进料、智能注塑成型、智能机器人码垛、产品自动传输等功能。“一台智能设备6秒就能生产4个塑料餐盒”,与传统产线相比,效率提升近3倍,合格率提升至100%,整个生产链条无人值守。
同样是依靠技术“变脸”,山东博通塑胶有限公司则是把传统的塑编工艺,经过自身的技术开发、工艺改进,生产出涂塑复合无纺布、沙滩地垫等新型复合材料,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在同类产品中竞争优势明显,现有规模及市场份额居国内前五,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以上,并获得了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及产品外观专利。
从“制造”到“智造”“创造”,告别“粗放生长”,刘官庄镇塑料产业在创新空间中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发展,刘官庄全镇涉塑企业多达1000余家,从业人员两万多人,2017年总产值达180亿元,“江北塑料第一镇”的品牌越叫越响。
产业规模的发展壮大,却遭遇了环保瓶颈。借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莒县危中寻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推动产业向品牌化、高端化、智慧化升级,并规划建设高端塑料产业园,实现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一时间,刘官庄到处都上演着蜕变与新生的故事:浩增塑业投资1.2亿元引进高压真空包装复合机,生产低碳环保型食品真空包装袋;金时代注塑使用聚丙烯、天然秸秆塑料等原料,生产生活用品、文具用品等,具有韧性好、抗冲击性强等特点;雍瑞环保纸制品具有耐油耐热、无毒无味无污染等特点,完全可代替塑料、泡沫制品,产品全部外销,供不应求。
不仅如此,刘官庄镇还与青岛科技大学签订共建塑料产业园合作协议,共同成立“青岛科技大学系列气相环保功能膜日照研发中心”和“青岛科技大学高性能聚合物及成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日照研发基地”。
转型与转移,两个“转”字,盘活全局。目前,投资2.66亿、占地195亩的高端塑料产业园一期12座标准化厂房已具备“拎包入住”条件,15家企业达成入园协议,8家企业正式入驻。
对标“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刘官庄全镇塑料企业压缩至600余家,相比于过去,数量减少1/3,但产业效益却不降反增。统计显示,2018年前10个月,工业生产总值就达180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37个国家和地区。(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向阳)
(责任编辑:体育)
-
海峡网9月2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利萍 文/图)“我孩子在集美中学读高中,学校墙外的一条路上有很多小摊贩,卖的小吃不太卫生,学校赶了好几年没有成功,城管来摊贩跑了,过几天又来,跟打游击战似 ...[详细]
-
八车连环撞 一司机被困杏林消防利用破拆装备快速救出被困者消防员救出被困司机。 通讯员 李耀辉 摄海西晨报讯记者 白斌斌 通讯员 叶怡亨 李耀辉)刹车不及,一辆、两辆、三辆、四辆…&hel ...[详细]
-
厦门日报讯 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雷飏)全市招商大会及厦门市“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发展大会召开以来,厦门对招揽人才释放出更大诚意。为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用活市、区有 ...[详细]
-
东南网8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昨日,记者了解到,为期半个月的第四季“全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窗口即日开启,包括厦门在内的32个城市居民,通过手机就能一键预约上门收药 ...[详细]
-
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罗子泓 见习记者 陈雅真 通讯员 思公政)交钱请人代办学位申请,谁料临近开学,心急如焚的家长们等不来孩子入学的通知。昨日记者从莲前派出所了解到,该所快侦快破一起代办入学诈骗 ...[详细]
-
厦门日报讯 记者 林森泉)近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社会文物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厦门工作站”在厦门寒江雪艺术馆揭牌。该站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在福建唯一的工作站,旨在保护闽台文 ...[详细]
-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露虹)8月26日,厦企美图公布了2019年中期业绩公告。公告显示,期内公司实现总收入4.64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在线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7.2%,达到3.623亿元。同时,公司积 ...[详细]
-
拼创意比颜值 谁家月饼更胜?中秋将近,厦门各大酒店、商超月饼大战已“开打”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翠仙)距离中秋佳节还有一个多月,但是厦门各大酒店以及商超、西饼店里,琳琅满目的月饼已 ...[详细]
-
▲家兔、野兔、新生小兔和谐共处海峡网讯 (海峡导报记者 范希平 通讯员 徐展辉) 生态环境改善,野兔数量增加,竟然跑到动物园里来做客,好吃好喝得不愿走,还和动物园原有的家兔喜结“良缘&rd ...[详细]
-
东南网8月2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学清) 今明两天,厦门依旧处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气温依旧较高,最高气温在35℃上下。8月份的尾巴,太平洋不太平,“白鹿”刚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