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石家庄农民评上职称:“国家证明我懂农业”
李永平的两位新型职业农民初级职称证书。 (受访者供图/图)
45岁的石家上职石家庄农民李永平现在是“农民助理农艺师”了。
2022年10月14日,庄农他收到一张棕红色的民评明懂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成为了石家庄最先取得初级职称的称国新型职业农民之一。17天后,家证石家庄两名农民获评初级职称的农业消息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微发布,这位常年与土地打交道的两位“土专家”因此进入公众视线。
农民也要开始评职称了吗?石家上职这一新闻引发了网友们的争议,部分支持者认为,庄农行行出状元,民评明懂能科学种地也不是称国简单的事。也有网友调侃称,家证给农民评职称是农业多此一举:“我爷爷种了60年的地,都没有职称,两位看来他没资格种地了。”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觉得,对农民进行职称评定十分有必要。他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这是“衡量农业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量标志,也是衡量农民个人能力素养的重要标志。过硬的技术本领甚至发明创造都能作为评定职称的标准,关键是在于评定之后,农民能否在他相应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否则这种评定就流于形式”。
这是石家庄首次启动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但并非全国首例。南方周末记者从石家庄市人社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目前石家庄的农民职称评定工作仍在进行,115个中级职称还在申报阶段,预计在12月底前完成考核认定工作。
“农民可以评职称,这是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一个肯定。”11月1日中午,李永平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学历卡住部分农民
李永平最初是在微信群看到申报信息的,“没想到农民也能评上职称”。
他看过申报条件后盘算了一下,自己今年45周岁,在农业广播学校上了学,获取了中专学历,现在也在读大专,再有一年多就可以毕业
(责任编辑:科技)
-
救援九百余次,防灾普及七百余场,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於若飞谈救援
於若飞作为党代表,在“代表通道“接受采访。 受访者供图/图)干了十年救援,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於若飞出门的原则就是能少带就少带,“出去多了才知道轻便有多重要”。可这次赴京参加党的二十大,於若飞几乎掏空了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郑澍)近日,在济南召开的省社科联工作会议上,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被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表彰为“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先进集体”,市社科联还荣获了“先进市社科联”荣誉称号,这是我市社科联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陈蕾)2月5日,副市长刘西良在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下检查我市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刘西良一行先后察看了北京路街道山后一村渔村、市渔业通讯管理站等地,并对渔村安全生产组织、制度、措施的建立及落实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孟凡虎)2月1日,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硕士研究生提名邀请展在市文化艺术博览中心开幕。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毛继春,市政协副主席林玉营出席开展仪式。 本次画展共展出熊广琴、秦嗣德、 ...[详细]
-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许静)为让全市归侨侨眷特别是贫困归侨侨眷过一个安乐祥和的节日,近日,市外(侨)办在全市开展侨务“送温暖”活动。1月27日上午,副市长万同参加侨务“送温暖”活动,为贫困归侨侨眷送去慰问金和慰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厉敏)2月2日,全省实施“走出去”战略风险防范政策宣讲电视会议召开,副市长万同在日照分会场收听收看会议,并就我市如何开展此项工作提出要求。 万同要求,要增强做好“走出去”风险防范意识,突出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贾艳锋) 2月1日,记者从市农机局获悉,为进一步支持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典型合作社进行重点培育和规范,2009年,我市共争取了省、市财政扶持资金65万元,用于扶持岚山区茂宽农机专 ...[详细]
-
鸡蛋是日常食物,但对那些鸡蛋过敏的人士来说,这类食物只能“敬而远之”。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发布的新研究成果有望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一种母鸡,所下的蛋中不含致敏原。食物过敏通常是牛奶、鸡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陈蕾)1月20日,记者从市供电公司获悉,2009年,全社会用电量完成111.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3%;售电量完成6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78%,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用电量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