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亿院士:我为什么反对集中供冷
舜玉花园小区是江亿集中济南较早采用类似集中供冷的居民小区,但仍有不少居民自行安装空调。院士(南方周末记者 宋炳晨/图)
2022年夏天,反对济南将集中供冷这一鲜有关注的供冷模式拉到了聚光灯下,引发热议(具体参见2022年8月18日《南方周末》报道《不开空调就能26℃?江亿集中 济南“集中供冷”探访》《集中供冷“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多难?》)。
集中供冷,院士以及早已在北方实行几十年的反对集中供暖,都属于区域能源系统,供冷其背后隐含的江亿集中是节能减碳以及建筑节能路径的讨论。在能源短缺的院士当下和“双碳”战略的背景下,建筑节能身上的反对担子越来越重——我国建筑耗能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0%以上,建筑已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供冷三大“耗能大户”之一。
不过,江亿集中业界针对区域能源系统利弊的院士争议已久。中国工程院院士、反对清华大学教授江亿在该领域研究多年,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对集中供冷表达过反对意见,他即认为,集中供暖“仅有一利”,但集中供冷、冷热同供均存 在资源浪费。
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江亿院士指出,未来建筑节能在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效率之外,更重要的是保持中华民族节俭的美德,继续保持养成的绿色使用模式。
供冷与供热不一样
南方周末:几年前,你就集中供冷这个话题接受过采访,当时你是持反对意见的,如今的态度有无变化?
江亿:我依旧持坚决反对的态度,而且走到哪里都是这个观点。2000年,我应邀到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多地与热力公司研讨,当时他们跟我说,日本在搞集中供冷,我跟他们举行了三场辩论,一开始他们举了许多优点,到最后花了一个星期双方达成共识,集中供冷只有一个优点:日本缺少足够的工程师管理制冷设备,集中便于管理。
南方周末:我注意到,你也做了不少集中供热研究,为什么集中供热你是支持的?
江亿:北方集中供热,能耗高、损失大、投资大,问题很多,但为什么还要做呢?这是因为“有一利”。因为供热需要烧煤,只有越大的锅炉才越干净、越好管理。
现在一些地方想要“煤改气”,用天然气供热,就有人想直接将煤锅炉改成燃气锅炉,我认为这极其不对——天然气应该是分散的,让大家自己烧就可以了。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2005年前后,北京回龙观小区开始分户用天然气壁挂炉供热,用户可以调节温度,我们入户测温、调查住户的感受。结果发现,壁挂炉用户家里平均18-19度时,用户就觉得很舒服,而集中供热用户
(责任编辑:时尚)
-
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往往出现在工作调动之际。图文无关。人民视觉/图)2023年6月27日,四川省泸州市一位母亲因拆开女儿人事档案袋的封条,导致女儿大哭的视频登上社媒平台热搜。次日,这位母亲在社媒平台发文 ...[详细]
-
日前,记者从龙岩东环高速公路公司工程科获悉,作为我省山区地市首条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相结合的示范项目——厦蓉高速公路龙岩东联络线龙岩高速公路东环线)项目,其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详细]
-
“感谢国家司法救助对我们一家的帮助。”11月14日,检察官将经济救助金发放到王某姬手中,申请人王某姬出了久违的笑容。2016年1月19日,王某姬因琐事与张某德发生口角、肢体冲突 ...[详细]
-
日前,武平召开岩前、十方生猪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动员培训会,从2月20日起,100名从县直部门抽调的干部将进驻岩前、十方,打响新一轮的生态环保攻坚战。近年来,武平 ...[详细]
-
农健/图)一段十年的婚姻宣告终结,律师张荆和团队代表妻子一方,向法院申请了近50份财产调查令。在过去十年的共同生活中,这位全职太太眼中的丈夫是一名普通工薪阶层,两人借钱、贷款买了第一套房,一点点还贷, ...[详细]
-
为进一步推进高层建筑火灾整治工作,日前,龙岩市充分发动,巧借外援,成立了35支共125人的高层建筑排查队,对全市所有投入使用的高层建筑开展“逐栋排查”。现场排查前,支队组织了全 ...[详细]
-
海峡网1月24日讯通讯员 郑小红陈鹏)1月23日,龙岩永定一孕妇正赶赴医院临产不料接送车撞上护栏被困高速,龙岩高速交警支队四大队民警用警车为孕妇开通了生命线,及时挽救了两条生命。据了解,1月23日上午 ...[详细]
-
5月15日上午,上杭县公安局在街心公园组织开展“防范风险、护航发展”为主题的“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集中宣传日活动,邮储银行上杭县支行组织工作人员 ...[详细]
-
...[详细]
-
8月13日晚8时,邮储银行新罗支行为龙岩学院2017年新生批量开卡工作圆满完成。该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一定要确保近三千张卡准确无误地寄送到每一位新生的手中。”就在不久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