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帮扶出硬招 转移就业显成效
10月14日,随着重庆市黔江区的帮扶大巴车驶入日照美佳科苑食品有限公司厂门,日照市与黔江区劳务协作转移贫困人员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出硬
本次转移黔江区务工人员20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1名,移业我市人社部门负责对接服务,显成效确保人员“送过来、对口留得下”,帮扶实现“就业一人,出硬脱贫一户”的招转双赢目标。
今年8月,市人社、显成效发改部门共同确定2018年来鲁就业50人、对口就地转移就业200人的帮扶目标任务。9月,出硬市人社局赴黔江区对接劳务扶贫协作工作,日照钢铁、美佳集团等六家重点企业拿出1000个岗位用于渝籍来鲁就业扶贫对接。
截至目前,渝籍来日照就业人数为92人,创业的个体工商户为29户,创办企业为12家。同时,积极对接我市在黔江区劳务扶贫合作项目,目前已有55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变“引进来”为“送过去”, 积极打造“输出式”援助模式。(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来彬)
(责任编辑:法治)
推荐文章
-
海峡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在马路边、公交站以及商场等公共场合,不时会有一些号称落难的骗子向陌生路人要钱或者借钱,利用好心市民的同情心骗钱,一旦得手,他们有时还会要求更多,借的钱也根本不会还。导报记者调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许静 通讯员 马晓华)“自去年发展良种猪特色养殖后,每年就能为家里增收3万多元。”家住王家墩头村的特色养殖户刘富诚说。近年来,莒县城阳街道结合实际,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像刘富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孟凡虎)近日,市行评领导小组组织召开2012年度市直部门政风行风现场评议会议,对市直69个行评单位进行了现场评议。 与往年相比,2012年我市行评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完善。在评议 ...[详细]
-
她与情人合谋杀前夫 埋尸家中两年多两年里每天做恶梦,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本报记者 邢慧 通讯员 孙磊 因为忍受长期家暴,加上情人挑唆,43岁的张霞(化名)铤而走险,决定杀了前夫一了百了。最终,在长期 ...[详细]
-
黄劲超 图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郭钦转 雷妤 张玲玲 郑炜)昨日,晨报记者规劝不文明养犬的现场调查新闻见报后,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犬只的行为折射了养犬人的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反映出市民的 ...[详细]
-
戚素芬在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作提案工作报告抓质量重创新促落实提高提案工作科学化本报讯记者 陈蕾)在1月5日召开的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副主席戚素芬受政协第九届日照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 ...[详细]
-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卜宪龙)近日,石臼街道投资60多万元研发的“石臼街道三维数字社区信息管理平台”在各新建社区进行了试运行,标志着街道社区信息化建设迈出了一大步,将有力地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今年以来 ...[详细]
-
本报记者 孟凡虎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曾经是东港区南湖镇徐家坪村的模样。如今,这里不仅靠“硬件”建设呈现出整洁靓丽的村居环境,村民垃圾入箱入池的良好素质习惯也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 ...[详细]
-
“奇怪,我买了2700元东西,刷卡的时候居然连密码都不用输,就买完单了!”对于大额消费不像以前那样需要“确认金额”、再“输入交易密码&rdq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昨日,记者从市社会福利院获悉,自2013年起,福利院的孩子姓氏由原来的姓“党”改姓“百家姓”。 据市社会福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福利院收养的孩子都姓“党”,是希望这些弃婴、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