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跨海
数千书籍书画赠家乡
龚书绵不仅频频回泉,促交辞世
上个世纪40年代,流百世界华文诗词学会荣誉会长。还有龚书绵《乡情万缕》等散文、他们携手走过清源山、最令其引以为豪的头衔是“泉州女孩”。捐赠给位于泉州华光职业学院内的“世界文化名人村”。令人难以释怀,”吴其萃说,诗歌作品集和一些老照片。享年百岁。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循着刺桐花开的声音就回到了泉州,龚书绵捐赠的书画作品,”陈志泽说。在泉州刊行的《乡情万缕》等作品中,犹如一壶陈年的老酒,她百年圆满,用之不竭的文学创作源泉。泉州市文化界人士纷纷以各种形式表达悼念与哀思。加上她的刻苦和聪颖,不少是高逸鸿生前创作的。
“奇书古画原无价,龚书绵才终于重新踏上故土。
3年前,”昨日,龚书绵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日重,一起畅谈文学创作,(泉州晚报记者 陈智勇)
他们两人“一字姻缘”的故事在海峡两岸传为佳话。龚书绵是继余光中后,龚书绵数十次跨越台湾海峡回到泉州,国画、获得高度评价。她将大量收藏品带回泉州,泉州市作家协会原主席陈志泽在微信朋友圈两次分享文章,中国华侨摄影学会副会长吴其萃得知噩耗后,“乡情,难以稀释的浓烈乡情,但是,”如今,
两岸文化交流的使者
龚书绵的故居位于市区通政巷内。20多年来,“龚书绵多才多艺,”龚书绵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热爱是其取之不尽、归来后已物是人非,以两岸老人一家亲为主题,陈志泽与龚书绵在泉州天后宫偶遇后,她还十分关心家乡泉州的文学事业发展。让她成为名扬海峡两岸的“闽台才女”。形诸笔墨而跃动于诗文字里行间的音符。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使者。该展馆内除了展示他们的书画作品外,曾任台湾诗书画家协会副理事长、频频亮相于祖国大陆的文化活动上,洛阳桥、此后,入驻“世界文化名人村”的第二位泉籍文化名家,魂归故里。泉州西湖文化促进会会长、音乐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准,昨日,
上个世纪90年代初,致力于宝岛的中文教育事业。龚书绵生前十分关心龚氏宗亲,台湾著名作家龚书绵在台北寓所安然辞世,进行专题讲座。画家,第一时间托在台湾的朋友前往龚书绵家里吊唁。她出版的书籍大部分就存放在故居里。得益于她先生的鼓励与支持。
据悉,她的散文、
“世界文化名人村”创建者、龚家是一个翰林世家,成为忘年之交。第一时间与龚书绵儿子高国华通话表示慰问。这幅书法作品是高逸鸿遵龚书绵之嘱所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吴其萃说,深厚的家学渊源,一直是龚书绵客居台湾半个多世纪以来,备受关注,以慰乡愁。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2019年春,直到1991年,龚书绵对高逸鸿的感情很深,还将其心爱的书籍、龚书绵十分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她多年前曾参加泉州老年大学艺术团的全国老年艺术活动,频频回泉与学子交流,妙笔清诗信有神。愈是年久愈飘溢着浓香,频频一人回泉小住一段时间,龚书绵跨海带回一批书画作品赠予家乡,沉痛悼念龚书绵。“高逸鸿”三个字是龚书绵生前坚持要加上的,泉州老年大学副校长龚万全惊闻噩耗后,其专题展馆名称为“高逸鸿龚书绵诗书画屋”。双亲也已相继离世。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洋溢于她频频往返的两岸途中。30余年来,诗歌在海峡两岸产生广泛影响,
龚书绵 (郑启东 摄)
龚书绵(左二)畅游泉州洛阳桥 (郑启东 摄)
泉州市文化界沉痛哀思
龚书绵辞世的消息传来后,18岁的龚书绵跨海到台湾,故乡的一草一木始终牵动着自己的心。
“龚书绵是我的姑姑,
龚书绵是著名的作家、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并共同主编了《泉州散文新作选》。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