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涉“人脸识别”民事公益诉讼案背后:如何保护个人敏感信息
刷脸支付、人脸识别刷脸打卡、全国刷脸门禁,首例涉民事公讼案随着人脸识别应用的益诉广泛普及,人脸信息已经成为数字时代身份鉴定、背后访问认证、何保护核验查证的人敏重要载体。不过,感信这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人脸识别
伪造人脸识别认证非法牟利 四人获刑
近日,全国广州互联网法院公布了一起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首例涉民事公讼案涉案人员利用人工智能将人脸照片生成视频,益诉伪造人脸识别认证,背后从而非法牟利。何保护这里面涉及两项所谓的人敏“业务”,一项叫“查头”,一项叫“过脸”。
从2020年9月开始,郑某利用某即时通信软件组建群组,在该群组及微信群、QQ群中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发布广告,称可提供所谓“查头”业务,即通过身份证号码查找个人高清身份证照片等个人信息。
广州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庭长 段莉琼:所谓的“查头”就是根据买家的需要,只要买家能够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就可以获取到查找对象含有人脸信息的身份证的高清照片、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的敏感信息。
据郑某交代,他以每张照片15至20元左右的价格,通过社交平台向不特定上家求购某些身份证号码对应的个人照片。 任某、戴某、陈某通过郑某所组建的群组,以每张照片50至100元不等的价格先后向郑某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利用人工智能软件制作虚假人脸动态识别视频,可以完成点头、眨眼等动作,用于解封账号、验证一些App的实名认证,从中非法获利。
广州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庭长 段莉琼:“过脸”业务就是将这样一些人脸信息,通过生成软件合成的方式来生成模拟真人动态的动态视频。比如现在人脸验证环节中所需要的向左看、向右看、张张嘴、抬抬头等这些动作,都可以通过人脸合成的视频的方式来生成。当进入App或者是账号验证的人脸验证环节的时候,只要当视频中的人脸的清晰度达到相应的要求,那么系统会判定为真人操作,从而通过了人脸验证环节,达到了破解账号的目的。
据嫌疑人交代,破解人脸识别系统后,不法分子可以进入他人微信等手机应用软件账号,获取相关聊天记录、支付记录、行动轨迹等个人隐私和信息并继续向下家出售。 经法院审理认定,涉案四人非法处理个人信息2000余条,违法所得10万余元,构成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至一年不等,各并处罚金。
全国首例“人脸识别”民事公益诉讼案
本案中四名涉案人员因为实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除了受到刑事处罚,检察机关还以四名被告的行为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为由,依法向法院提起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据悉,这也是全国首例涉“人脸识别”民事公益诉讼案。
根据我国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人脸信息是属于人的生物识别信息,人脸识别信息与其他的个人信息相比具有不可更改的性质,所以是作为个人敏感信息予以特别保护。法官表示,在未取得信息主体授权同意的情况下,通过所谓“查头”“过脸”的手段对不特定社会公众的人脸信息进行非法收集、买卖、使用,侵害了不特定公众的信息自决权。
受害人无法核实,四被告被判公益损害赔偿
法院经审理认为,四被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伪造人脸识别视频、破解人脸验证系统,违反了实名制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在实施侵权行为过程中,涉案四人利用某软件阅后即焚功能删除大量信息和交易记录,目前受害人数量、身份、信息去向、用途均无法核实。虽本案中的受害人无法特定化,但已泄露的个人信息仍在网络黑灰产市场流通,不特定公众的人格性权益、财产性权益、安全性权益都存在被侵犯的风险。
在该案民事公益诉讼的判决中,四名被告除了被判处注销用于侵权的互联网账号、解散或退出用于传授犯罪方法的通讯群组,支付公益损害赔偿金共计10万余元,公开赔礼道歉外,还被判令通过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警示教育、公益宣传、志愿服务等方式进行行为补偿,并视行为的修复效果对公益损害赔偿金进行折抵。
广州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庭长 段莉琼:我们在本案中也考虑到,社会公众对于该类型违法犯罪行为的认知是相对匮乏的,本案中很多潜在的受害人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身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因此我们也希望通过预防式和恢复式的司法救济的方式,用于恢复社会的公共利益,降低违法行为的不良影响。
网络安全专家演示人脸照片生成视频过程
犯罪嫌疑人究竟是如何通过人脸照片生成动态视频,从而骗过人脸识别系统的?
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以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即便只有一张人脸正面照片,人工智能也可以通过深度学习补齐其他角度的图像,获得立体的人脸图像,再将图像映射到视频中。
网络安全工程师 胡刚:这个是我们的一个智能换脸演示系统,左边是我们预制好的一个视频,右边是一些随机选取的第三方人物的一个形象,它是一个静态的正面照片。我们通过这种AI补齐的技术,将原本只有正脸的照片补齐到了视频当中,原本静态的人物被立体化了。
分享照片要谨慎,保护好个人敏感信息
人脸识别、人工智能,我们在享受这些新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防范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比如,我们在分享照片时,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分享含有清晰人脸的照片和视频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因为这些照片可能会被生成之后用于人脸识别验证,或者其他一些非法的目的。
此外,网络安全专家还提醒,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两类敏感信息:一类是我们的人脸、虹膜、声纹、指纹等生物特征信息,还有一类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体检报告等重要个人信息。
(责任编辑:军事)
-
2023年8月1日,北京永定河上游,泄洪通过石景山区莲石湖段,洪水淹没首钢公园附近的河岸。视觉中国/图)河北省涿州市三面临水。从北边北京市房山区南下的小清河在涿州东北处与琉璃河、北拒马河及白沟河相会。 ...[详细]
-
海峡网5月11日讯 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5月8日,宁德市完成了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在省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医疗费用“一站式”即时结算系统改造工作。至此,宁德市参保人员因病情需要在省内 ...[详细]
-
2月22日下午,蕉城区城南镇农产品质量监管中心工作人员将从裕丰园农贸市场随机购买的20余样蔬果送往区检测中心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工作。随后,区检测中心检测员当场将送检的上海青、萝卜等20余样蔬果随机抽样进 ...[详细]
-
海峡网6月22日讯海都记者朱敏敏 通讯员寿检综)近日,寿宁检察院以涉嫌猥亵儿童罪对陈某、王某依法批准逮捕。据介绍,陈某、王某常在街头摆象棋残局,以引诱市民参赌为生。今年4月,57岁的浙江男子陈某、45 ...[详细]
-
...[详细]
-
6月23日至24日,古田县老体协在县体育馆举办全县第七套健身秧歌培训班,来自古田县大甲、杉洋、卓洋、吉巷、平湖、凤埔、凤都、黄田、城东、城西等十个乡镇(街道),县直机关、行业、社区老体协共152名健身 ...[详细]
-
今日起,宁德市进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一股强冷空气也在此时应景而来。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明后两天,山区最低气温或降至-3℃~0℃,沿海也只有2~5℃。强冷空 ...[详细]
-
2月20日,柘荣宅中司法所联合宅中村委、赤岩村委成功化解了一起因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纠纷。事故发生于2016年10月2日,柘荣县宅中村村民林某驾驶无牌三轮摩托车从宅中往赤岩方向行驶,行经赤岩村路段时,与 ...[详细]
-
在高温橙色预警之下,一位成都市民“全副武装”走在街上。 人民视觉/图)“过于频繁洗澡并不对皮肤健康有好处,每月以2-4次最为适宜。”这是2023年5月29日,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自来水公司发布的一个节水 ...[详细]
-
6月6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2018年上半年宁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题面试将首次实行无主考制度。此次面试于6月9日进行,为期一天,参加面试考生391人,招聘工作将于9月底前全面结束。为完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