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首位博士说|莫砺锋:愿在唐诗宋词“仙山秘境”入口处做个导游

首位博士说|莫砺锋:愿在唐诗宋词“仙山秘境”入口处做个导游

2025-05-08 03:02:23 [能源] 来源:跨文化视界导报

博士档案 

莫砺锋,仙山秘境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首位说莫诗宋

1949年4月,博士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砺锋

1963-1966年,愿唐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读高中。词入

1968-1977年,口处在江苏省太仓县和安徽省泗县插队务农。导游

1978年-1979年,仙山秘境安徽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本科生。首位说莫诗宋

1979-1981年,博士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砺锋师从程千帆先生,愿唐获文学硕士学位。词入

1982年,口处成为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1984年10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钱仲联、程千帆、唐圭璋、徐中玉等大师级学者和300多位南大师生共同见证了莫砺锋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1984年起在南京大学任教。

2006-2007年,成为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2014年,被评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2020年9月,任南京大学梅庵书院首任院长。

2022年5月,退休。

曾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第八届、九届江苏省政协委员,第十届江苏省政协常委。

学术兼职有全国古籍整理与出版规划小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顾问,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名誉会长,江苏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2023年9月12日,莫砺锋在自家书房。(南方周末记者 魏翠翠/图)

2023年5月23日,在南京大学文学院的一堂“唐宋文学研究”课上,一百多号学生挤满了教室。讲桌上放着一个黑色保温杯和一个素色背包,一位身着淡蓝色长袖衬衫,戴着无框眼镜的老先生端坐在讲台上说道,“感谢南大的同学至今没有把我轰下讲坛,让我完整地走完了教书生涯。”

老先生叫莫砺锋,是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梅庵书院首任院长,74岁的他当天完成了教学生涯的最后一课。

1979年9月,莫砺锋考进南大,开始从事古代文学的学习,之后留校任教,至此已经是第44个年头。

鲜为人知的是,莫砺锋还是新中国的首位文学博士。

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新中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名单,这批代表着当时学术界最高水准的业界精英培养出了新中国首批博士。

1984年10月,莫砺锋博士论文答辩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他也拿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张文学博士学位证书。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资深教授,莫砺锋的前半生却与古代文学毫无关系。

1949年4月,莫砺锋出生于江苏无锡。1966年,高三毕业时,他报考志愿全填的是清华的工科专业。当年7月,高考招生暂停,成为工程师的梦想在瞬间破碎。此后十年,他下乡插队,在田间地头度过苦涩的青春时光。

1977年恢复高考,他的人生迎来转机——进入安徽大学英语专业学习。

尔后,随着改革开放启幕,研究生教育恢复,莫砺锋再次抓住机会。1979年,也就是研究生考试恢复的第二年,在安徽大学英文系学习三个学期后,他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走上古代文学的研究道路。

退休后的他依然致力于唐宋诗词普及工作,办讲座、参加书展……他曾说最大的心愿是做一个站在唐诗宋词“仙山秘境”入口处,向游客指点入山之路,解说沿途风景的导游,告诉大家,哪里别有风味,哪里又曲径通幽。

2023年9月,江南阴雨连绵,路人行色匆匆,梧桐的树叶随着雨滴一起落下。在南京玄武区的一处居民小区里,莫砺锋聊起他的人生经历,他引用南朝哲学家范缜关于“随风飘落的花瓣”的比喻来形容自己的命运——“树上的花瓣被风吹落下来,飘落的方向不是花瓣决定的,而是风决定的”。

除了读书别无

(责任编辑:法治)

推荐文章
  • 乘坐公交地铁或进入室内,还需佩戴口罩吗丨一图读懂

  • 市军供中心送粮油科技进军营

    市军供中心送粮油科技进军营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为提高军粮供应工作水平,更好地做好双拥共建工作,提高部队饮食质量,12月1日,市军供中心开展了“粮油科技进军营”活动。 本次活动将依托金德利集团日照快餐店为部队基层伙食单位提供 ...[详细]
  • 日照市获得中国城市科学发展创新奖

    日照市获得中国城市科学发展创新奖 本报讯记者 王均薇通讯员 陈海文)12月4日晚,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房地产与建筑科技展览会颁奖晚会举行。我市获得中国城市科学发展创新奖。这是继“联合国人居奖”、“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之后,我市获得的又一殊荣 ...[详细]
  • 我市扎实做好今冬美国白蛾防控工作

    我市扎实做好今冬美国白蛾防控工作 本报讯记者 曲亚平) 今冬明春各地挖除美国白蛾越冬蛹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明年第一代美国白蛾的发生程度。我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做好今冬白蛾防控工作。 目前,我市已经对防控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组织开 ...[详细]
  • 告别灰色商业模式,“支付第一股”拉卡拉前路何在?

    告别灰色商业模式,“支付第一股”拉卡拉前路何在? 中国资本市场“支付第一股”竟然长期依靠违规获取巨额收益,并主动官宣自曝。2023年4月18日,A股“支付第一股”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拉卡拉”)发布重大事项提示公告,自称其收单业务存在部分标准类 ...[详细]
  • 日照港铁运公司以“文”促安全生产

    日照港铁运公司以“文”促安全生产 本报讯(通讯员 管延贵魏兰富)进入冬季以来,日照港铁运公司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确保实现安全年。 该公司以“传播安全文化、普及安全知识、创建平安铁运”为总抓手,制定安全活动计划,大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 ...[详细]
  • 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和农药鉴定所设立

    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和农药鉴定所设立 本报讯记者 王均薇)经市编办正式批复,近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和农药鉴定所在市农业局正式设立。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和农药鉴定所设立后,将重点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推动标准化生产;突出农药经营、农 ...[详细]
  • 德州党政考察团来我市考察

    德州党政考察团来我市考察 本报讯记者 王均薇) 12月1日,德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雷建国,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翠云率德州市党政考察团来我市参观考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侯成君,市委常委、秘 ...[详细]
  •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享年96岁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享年96岁 当地时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城堡去世,享年96岁。当天稍早,英国白金汉宫发表声明表示,由于医生担心其身体健康情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处于医疗监护状态。声明称,目前女王情况 ...[详细]
  • 市自来水公司制定供水防冻抢修处置预案

    市自来水公司制定供水防冻抢修处置预案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11月23日,记者从市自来水公司获悉,为了保证市民用水、防寒防冻、消除隐患,近日该公司制定了冬季供水防冻抢修处置预案。 据了解,抢修预警级别分为三级预警,处置预案的适用范围为一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