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死刑复核权不应仅仅是收回丨法眼!

死刑复核权不应仅仅是收回丨法眼

时间:2025-05-08 07:35:33 来源:跨文化视界导报 作者:文旅 阅读:520次

2022年1月1日实施的死刑法律援助法规定,申请法律援助的复核法眼死刑复核案件被告人,应当获得律师辩护。应仅(人民视觉/图)

相关报道详见《死刑的仅收最后关口,如何找出“活”的回丨理由?》

从2007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下称最高法)收回死刑核准权,至今已16年多了。死刑在可预见的复核法眼相当长一个时期,中国还将处于“保留死刑,应仅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的仅收阶段,因而继续完善死刑复核制度,回丨对于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死刑确保把死刑案件办成铁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复核法眼

任何一项制度在完成构建之后,应仅就要进入演进阶段,仅收构建可以很快,回丨演进却需要时间。经过16年的演进,我国的死刑复核制度不断完善,取得了巨大成绩,但随着法治的发展,也仍然面临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本文就此谈4点意见。

让死刑复核更符合司法规律

首先是要完善死刑复核多方参与的机制。

例如,长期以来大家都在讨论死刑复核程序的性质,目前占主流的观点是“核”而非“判”,既然不是(审)判,似乎死刑复核程序就不需要具有一审、二审那种“审理”和“裁判”的诉讼化形态,而是“复核”与“核准”的行政报核程序。

但我的观点一直是,死刑复核程序是死刑案件中最后一道把关,必须按照司法规律来运行,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冤假错案,从法律援助法将死刑案件的法律援助从一审、二审推广到死刑复核程序,也不难看出立法者是赞同这一目标追求的。

强调按司法规律办事,就是要在案件办理中尽可能实现公开透明,因此我多年来的一个主张是,至少要借鉴公开听证程序,在死刑复核案件中起码要由法官主持、检察官和律师参与听证,死刑犯通过视频参与听证。必要时,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应当到死刑犯被羁押的当地去听证,并允许一切有利于发现事实真相的相关证人、鉴定人等出场

(责任编辑:证劵)

相关内容
  • 海关总署:前7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3.6万亿元 同比增长10.4%
  • 日照市委组织部印发“两学一做”指导意见
  • 山海天主攻大项目逐一推进落实 引领旅游业转型升级
  • “关爱少儿安全”主题教育活动走进日照
  • 历史最低落户门槛,广州为了什么?
  • 前四个月日照水产加工出口9.1亿元
  • 中国侨联法顾委调研组来日照调研并进行实地考察
  • 日照公布35家水卫生A级单位并进行了授牌
推荐内容
  • 时政“留声机” 科技好“young”的
  • 山东报业新媒体年会在日照举行
  • 日照市举办民政救灾业务知识培训
  • 日照市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庆“六一”系列活动
  • 新疆棉花产业升级:科技重塑生产链 市场驱动新变革
  • 日照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