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注重群众参与,锲而群众接受群众监督,不舍是落实确保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无论是中央重群众参查摆问题还是集中整治,都不能“关起门来自说自话”。项规要听取群众意见呼声,定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神注用群众可感可及的接受监督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推动作风建设持续向好。锲而群众
人民群众反对什么、不舍痛恨什么,落实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中央重群众参推进党的项规作风建设,群众不是定精旁观者,而是神注参与者、监督者和阅卷人。群众对身边不正之风感受最真切,对作风建设成效评价最客观。在学习教育中,让群众广泛参与,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盼,精准发现问题苗头和隐患。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身边小事”就是作风建设的“大事”,群众呼声意见就是最真实的“晴雨表”。党员干部要以“入山问樵、遇水问渔”的谦逊心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群众“牢骚话”中掌握真问题,在群众“家常话”里寻找真方法,让问题查摆更精准、集中整治更有效,让政策制定更接地气、整改措施更贴民心。
群众参与是作风建设的源头活水,群众监督则是作风建设的锐利武器。近年来,各地畅通监督渠道,群众的“火眼金睛”敏锐发现了一批问题。面对作风建设中的顽瘴痼疾,要更加畅通监督渠道,让群众监督无处不在,贯穿于作风建设全过程,使党的作风建设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要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为标准,让群众成为参与的主体、监督的眼睛、整改的镜子、评价的尺子。要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让八项规定这张“金色名片”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新华社石家庄3月28日电 记者齐雷杰)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29日 01版)
(责任编辑:法治)
- 1秒5700件,1天7.29亿件!透过数据看中国快递业效率与创新的双重突破
- “万元机票”冲上热搜背后:史上“最火爆春节”返乡变出游
- 电影“路演”票一张炒至上千元!“路演变现”背后谁在获利?
- “国家的孩子”回家了!这场半个多世纪的分别迎来完满结局
- 年近六旬再创业 台胞大陆开启事业“第二春”
- 大年初一,与南方周末一起“接龙”!
- 38年未调,最高10元:全国人大代表祝响响呼吁提高教龄津贴
- 穿插62个案例,最高法工作报告14年后再提“能动司法”
- “节日里我忙着补货”
- 咖啡里的这种致癌物,你常吃的薯片和面包也有
- 阳高县人民法院审判长就席某某强奸案答记者问
- 杭州一小学取消寒假书面作业,你觉得寒暑假作业应该取消吗?
- 中方回应欧洲议会通过对华关系报告和涉台决议
- 泰国一旅游大巴失控侧翻 17名中国游客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