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 > 首位博士说丨林超民:研究历史才能看到未来

首位博士说丨林超民:研究历史才能看到未来

2025-05-08 03:33:26 [时尚] 来源:跨文化视界导报

2023年11月2日,首位说丨史林超民在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博士(南方周末记者 苏有鹏/图)

2023年11月2日,林超林超民在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民研(南方周末记者 苏有鹏/图)

博士档案

林超民,究历第一位中国民族史博士。首位说丨史

1944年生于云南大理,博士成长于云南腾冲。林超

1962年,民研考入云南大学历史专业。究历

1981年,首位说丨史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博士留校担任方国瑜教授助手。林超

1985年,民研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究历

先后任云南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兼任西南古籍研究所所长、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云南大学副校长、巡视员。中国历史学会理事、云南历史学会会长、云南国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汉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等职。

退休后的林超民,住在云南大学附近的一个家属院里,这里紧邻翠湖,每年冬天,都能看到从西伯利亚飞来过冬的红嘴鸥。

1962年,林超民考入云南大学历史专业。当时的历史系群英荟萃,聚集了方国瑜、江应樑、杨堃、李埏等一众学者,创办了第一个中国民族史专业。

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接触民族史专业,源于毕业前林超民被安排的“特殊任务”:让他从日后成为他导师的方国瑜的著作中搜集“罪证”。云大的学生只有6张借书卡,但肩负“任务”的林超民,在领到20张借书卡后,一头扎进方国瑜的论著中。

结果,“看了很久,也没发现方先生哪里反动,倒是我自己对民族史研究萌发了兴趣”。

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这届曾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历史系学生,在就读6年本科之后,被集体送到农场接受再教育。

1970年5月,林超民被分配到西双版纳省属勐海茶厂当工人,之后在勐海一中任教。其间,他因一篇讨论孔子思想的文章得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任继愈的赏识。

1978年,林超民33岁,听说可以考研,他想到了云南大学的中国民族史专业。但相较于考试而言,难度更大的是让中学放人,“我专门去找了当时的县委书记岩香坎,他是布朗族,当听说我要学的是民族史后,马上说,‘希望你要好好研究我们布朗族的历史’。”

曾有人评价林超民“开风气之先”,1985年,他通过答辩,成为中国民族史的第一位博士。其中一位导师江应樑对他的规划是,“有望在民族史研究中做出创造性成果,希望不要让他担任行政事务工作,影响他的研究与教学”。

不过,博士毕业后,他马上被任命为云南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后来还出任云大副校长。作为管理者,他曾面临文科式微下历史系何去何从的问题,那时,在招生难、分配难、创收难的背景下,很多老师把历史系称为“屎坑”,大喊要跳出“屎坑”。在任上,林超民先后组织申报历史学基地班,并设立了人类学、社会工作等专业,成立亚洲第一个影视人类学研究所,让这所位于西南边陲的大学,在学科建制上抢占先机。

退休之后的林超民,又可以把时间花在研究上。近年来,他对中国历史的整体性尤为注重。2023年10月28日,他组织关于方国瑜史学思想的研讨会,纪念《论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理论发表60周年,纪念方国瑜冥诞120周年。

2023年11月2日,在云南大学校园里,林超民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

林超民博士论文答辩现场,摄于1985年。(受访者/图)

林超民博士论文答辩现场,摄于1985年。(受访者/图)

“没找到什么问题”

南方周末:你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历史学是你从小就向往的专业吗?

林超民:我出生在大理,在腾冲长大。1942年日本人占领腾冲,我父母逃难到大理,我就在那里出生,1944年9月中国远征军收复腾冲后,我们又从大理回来。那时腾冲因为抗战,经过飞机大炮的轰炸,城内一片瓦砾,几乎没有一间站立的房子。我们读书的中心小学是文庙,之前日本人拿它当指挥部,由于建筑坚固所以保存了下来,里面的墙壁柱子上还有很多弹孔。我读六年级时学校修运动场,还挖到很多子弹壳和三八式步枪的刺刀。直到1962年高三毕业,考上大学,我才离开腾冲。

小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只知道要读好书。那时母亲给我们兄弟姊妹每一个年龄段都订阅不同的杂志,比如我很小的时候是

(责任编辑:军事)

推荐文章
  • 广州珠江多条过江大桥恢复通车

    广州珠江多条过江大桥恢复通车 2022年11月14日清晨,车辆在海珠桥上驶过。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2022年11月14日清晨,广州市横跨珠江两岸的海珠桥、解放桥、海印桥和人民桥等多条过江大桥已解除临时交通管控,恢复通车。20 ...[详细]
  • 日照未来一周无明显降水

    日照未来一周无明显降水 雾天将在16日结束    本报讯(记者 迟锐 通讯员 于怀征)1月13日,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我市内陆大部分区域连续两天出现大雾天气,其中莒县出现少见的强浓雾天气,最低能见度仅为20米。预计我市未来一 ...[详细]
  • 岚山区:着力打造“六个岚山”

    岚山区:着力打造“六个岚山”     本报讯记者 梅秀丽 通讯员 滕振华 丁兆霞)1月13日,岚山区召开区委常委会议,传达学习市“两会”精神,动员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根据市“两会”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进一步增强推动率先创新优质发展的 ...[详细]
  • 去年日照对上争取项目扶持资金10余亿元

    去年日照对上争取项目扶持资金10余亿元     本报讯记者 王美莹)记者从1月11日召开的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2年,我市发展改革系统资金项目对上争引取得新突破,全年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0余亿元,是2011年的近两倍。市委常委、 ...[详细]
  • 乌克兰如何跨境击落俄罗斯四架战机?丨军事

    乌克兰如何跨境击落俄罗斯四架战机?丨军事 2023年5月8日,基辅,乌克兰防空部队视觉中国/图)近日,俄罗斯空军出现了开战后最具灾难性的状况,两架Mi-8直升机、一架Su-34战斗机和一架Su-35在同一天被击落。更糟糕的是,这些损失并非发生 ...[详细]
  • 去年日照对上争取项目扶持资金10余亿元

    去年日照对上争取项目扶持资金10余亿元     本报讯记者 王美莹)记者从1月11日召开的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2年,我市发展改革系统资金项目对上争引取得新突破,全年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0余亿元,是2011年的近两倍。市委常委、 ...[详细]
  • 市委书记 市人大主任杨军参加政协科协、科技界讨论

    市委书记 市人大主任杨军参加政协科协、科技界讨论 杨军在参加政协科协、科技界讨论时强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科技创新创造更好社会环境 本报讯记者 王均薇)1月7日下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在参加政协科协、科技界讨论时强调,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 ...[详细]
  • 聚焦“两会”:食品安全从农药抓起

    聚焦“两会”:食品安全从农药抓起 食品安全从农药抓起本报记者 邢慧提报人:民革日照市委 1月7日上午,民革日照市委的一位政协委员给记者发来了一份《加快食用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的提案,他说希望食品安全能引起更多人的真正重视。 提案中说, ...[详细]
  • 美国防部:暂无向乌提供“爱国者”系统计划 将继续讨论

    美国防部:暂无向乌提供“爱国者”系统计划 将继续讨论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持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近日有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正在考虑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不过当地时间11月29日,美国国防部方面表示,目前美国还没有直接向乌克兰 ...[详细]
  • 日照第三届乒乓球大奖赛举行

    日照第三届乒乓球大奖赛举行   本报讯记者 张源)1月12日,日照市第三届乒乓球大奖赛举行。副市长杨留星,市政协副主席董全宏出席开幕式。  本次比赛由市体育局和市乒乓球运动协会主办,赛程两天,设男女团体、男女单打等4个项目,来自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