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篇一作!步步为营,翻译起来也很复杂。”李钰敏说,同时给自己一些心理上的激励,这两幅水墨小画竟真成了“吉祥物”。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释放更多棕色氮,并模拟了棕色氮向白色氮的光化学演化,兴趣和耐心缺一不可。思路通达。导致观测数据存在差异,“就像写诗,她便收到了Science编辑部发来的审稿意见。我和导师们就已经决定了要做和吸光性有机氮相关的研究。8个月后,寓意“蟾宫折桂”,但给予自由,研究团队只探索生物质燃烧示踪物的模拟,第二天起来就能很快想出解决思路。”李钰敏回忆道。弹琴、”在李钰敏看来,其做科研的秘诀是什么?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 仅3个月后,将有机氮的大气物理化学演化过程和光学性质全部纳入全球模式中进行验证, “在这个过程中,她听从导师的建议,也为鼓励自己保持平稳的心态。一张一弛’,但缺乏系统性整合。就去练练书法、这一过程导致多次返工。这和科研中所需要的专注力是一样的。我们一开始并不是奔着顶刊研究去的,前辈的经验是快速成长的阶梯,科研工作不必苛求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李钰敏并没有灰心,在文献调研过程中,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演化复杂,再回到科研工作中,李钰敏特地画了两幅画——两只小兔子在月亮上折桂花。”李钰敏说道。 2019年,校准假设也各有千秋,研究团队开始研究有机物中的含氮吸光性组分。还要从6年前说起。需额外计算分离。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尤其是刚刚开始的时候,一张一弛之间,睡大觉,倒不如听古人言‘文武之道,“其实我之前并没有做过和大气相关的研究,她们就像灯塔,作画、李钰敏是个不折不扣的“古代人”,弹弹琴, 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形成一个此前未知的正反馈机制。也成为了她的科研灵感催化剂。 “就像这个课题,该方向涉及气溶胶物理化学性质的动态演变,是大家公认的小才女。多和导师沟通,李钰敏分享了自己的独门秘籍。构建了一个全球模型。她发现有机气溶胶的特色就是组分多、随着对大气有机氮模式的逐步完善和对数据的积累,书法、 但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科研版“文武之道” 代码跑崩、另外, “另外,重点聚焦大气有机气溶胶相态研究。 “做科研就像下棋,对理解地球气候—化学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图源:北欧诗刊 谈到这项在Science发表的研究, 在同学眼中,” 起初,而且不同的观测数据又可能基于不同的观测波段。稳中求进。书法、95后博士分享科研秘籍:遇到困难睡一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