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6·18”了,我有话想对你说…
一年一度的“618”年中大促又要来了,小编送你们一本防骗指南,马上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理智拔草 谨慎剁手。有话
1、不为低价所惑·18多熟悉电商及相关经营者的马上常见价格手法及所购产品的质量情况,提前关注商品价格,有话不被虚假折扣所迷惑,想对不被明显低价所误导·18
2、马上查验网店资质。有话多关注电商平台及相关经营者资质和信用,想对对网店·18营业执照、行业许可、马上网店信誉、有话综合评价等信息进行全面评估,理性参与促销活动。
1、细读促销规则。“618”促销活动中,商家以如定金预售、发放红包、返券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购物,有些优惠政策会附带一些限制条件,消费者不要被商品页面上大大的“到手价”吸引,而要仔细算算实际支付价是多少。
2、细算优惠幅度。不要只看优惠券价值多少,而要看看使用的前置条件是什么,有无时限、门槛?是满减还是满赠?是本次购物就可用,还是需要再次购物才可用?满减所要达到的金额又是如何计算的,是所有购买商品均可累加还是只有部分商品可以累加?是全款可累加还是尾款累加?一定要仔细阅读,并向客服询问清楚后再下单。
1、了解退换政策。消费者在购物前一定要仔细查看相关退换货政策和承诺,做好与商家的沟通询问。例如,是否支持7日无理由退换货。
2、区分“定金”与“定制”。特别提醒消费者,定金预售商品并不等同于定制商品。定金预售商品应该享受7日无理由退换货的权利,定制商品不享受7日无理由退换货。有的电商故意混淆两者的意思,蒙骗消费者。
1、关注发货流程。因“6.18”购物量大,易出现延迟发货,应谨慎购买对于时鲜或储存条件有严格要求的商品;密切关注商品物流配送动态,事前与商家约定发货时间,遇到“已发货却查不到物流信息”、“未收到货却显示已经签收”等异常情况时,要立即与卖家或网站平台沟通,避免因时间过长,系统自动付款。
2、重视签收环节。在签收快递物品时,务必开箱验货,遇有不符合情况时应当面拒签。对于已签收的物品,要对相关消费凭证和必要的包装保留适当时间,做好包装物品的处置,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1、保障资金安全。网购的支付手段越来越多,消费安全问题也日渐凸显。为保障安全,消费者最好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或可靠的交易形式支付货款。
2、谨防信息诈骗。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接到的退款、网址链接、电话号码、中奖信息等内容要警惕,要多方核实;不要向陌生人提供自己的银行卡号、姓名、身份证号等私人信息,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或银行卡被盗刷。
1、注意收集证据。消费者在网购时不要轻信商家口头承诺,要保留好消费订单信息或其它消费凭证,以及商品交易(订单)页面和与商家的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最好对促销页面进行截屏保存,并索取有效购物凭证或发票,以备发生消费纠纷时使用。
2、依法主动维权。多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参与网络消费过程中,倡导履行相应的消费责任,及时反映电商平台和相关经营者的违法违规行为,坚持消费体验评价的客观公正立场,一旦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要依法主动维权。
知道上面这些,基本可以保障你剁手无忧了哈~
购物车清空走起来~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提醒就是:
(来源:日照市场监管)
- ·网约导游在厦悄然兴起 有的团队国庆7天订单轻松过百万
- ·隔夜酒驾 两驾驶员被暂扣驾驶证并记12分 罚款1000元
- ·一天接待3艘豪华邮轮 厦门港昨日创下新纪录
- ·追了一年多 花了四万元 还没见到“女神”本人
- ·别让七夕变成“情人劫” 厦门反诈骗中心发布防骗提醒
- ·厦门海关再查22.7吨“洋垃圾”废矿渣
- ·她骨头变脆成了“瓷婆婆” 医生提醒:高危人群须及时接受风险评估
- ·厦门日报:双十一优惠太烧脑 到底能不能痛快打折?
- ·厦门老人讲述三张贺年明信片的故事
- ·11岁女孩花5万多元打赏主播 直播平台:同意协商退款
- ·因利息过高 债主变成了被告 法院一审支持原告诉求
- ·吓一跳 几十米长榕树根须长进排水管造成堵塞
- ·售价99元到上千元 护眼灯称能预防和控制近视
- ·厦航出新规 今后买特价机票也能吃“后悔药”
- ·世界心血管介入治疗鼻祖获授厦门市荣誉市民
- ·两面针有毒 可远观不可“亵玩” 误食中毒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