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疏港高速公路有望10月底通车

疏港高速公路有望10月底通车

2025-05-08 01:30:44 [证劵] 来源:跨文化视界导报
    本报讯(记者 贾艳锋) 9月1日,疏港记者从市公路局了解到,高速公路随着日前疏港高速公路菏日铁路分离立交最后5片梁板吊装完成,有望月底疏港高速公路菏日铁路分离立交主体工程顺利完工。通车
    疏港高速公路菏日铁路分离立交,疏港桥梁全长987.08米,高速公路是有望月底疏港高速公路全线第二大桥,上跨菏日铁路,通车施工过程中必须既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疏港又要保证菏日铁路运行安全,高速公路所以施工要求高、有望月底难度大,通车对疏港高速公路通车至关重要,疏港是高速公路关键节点工程。
    据市公路局工程处副主任李业刚介绍:“工程处疏港高速项目部6月份接到菏日铁路大桥援建任务,有望月底交接时有27颗立柱、17片梁板尚未浇筑,157片梁板尚未吊装。其中,第17跨梁板吊装时必须在铁路部门提供的7月21日至7月28日期间进行,且每天只有70分钟的作业时间,若不能在此段时间完成吊装,今年铁路部门有可能不会再提供作业时间,疏港高速全线贯通也将遥遥无期,这是一次很大的挑战。”
    据了解,疏港高速公路菏日铁路分离立交主体工程顺利完工,标志着制约疏港路主线连接关键点顺利突破,疏港高速公路预计10月底竣工通车。

(责任编辑:娱乐)

推荐文章
  • “军迷期待什么,我们都知道”

    “军迷期待什么,我们都知道” 在1号展馆占据C位的主舞台上,可以看到直-20、歼-20、运油-20,此外还有FC-31“鹘鹰”战机以及攻击-11无人机共5架战机模型的身影。 南方周末记者 姚忆江/图)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详细]
  • 全市冬季交通整治拉开帷幕

    全市冬季交通整治拉开帷幕 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通讯员 赵希珠) 12月7日,我市召开“压事故、保安全”冬季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大会战动员会议,决定自7日起至春运结束,结合奋战五十天集中行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压事故 ...[详细]
  • 日照水网累计安全供水2亿立方米

    日照水网累计安全供水2亿立方米 本报讯记者 王均薇 实习生 梁梦颖)近年来,我市按照“多库串联、河库联调、南北贯通、东西互济”的战略思路,构筑日照水网工程体系。日照水网工程自建成运行以来,累计供水2亿立方米,供水保证率100%。 着 ...[详细]
  • 我市科普惠农工作受全国表彰获45万元资金奖励

    我市科普惠农工作受全国表彰获45万元资金奖励 本报讯通讯员 王统纪)近日,全国 2009年度“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获奖单位和个人名单出炉,我市推荐申报的五莲县许孟镇养禽协会、岚山黄海养殖公司养殖基地和莒县星火牧业服务站王家忠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分别表 ...[详细]
  • 首届花城文学榜揭晓,刘震云等十位作家上榜

    首届花城文学榜揭晓,刘震云等十位作家上榜 3月25日晚,“有风自南——花城文学之夜暨2023花城文学榜荣誉盛典”在广州友谊剧院举行,现场揭晓首届“花城文学榜”10部入选作品并颁发荣誉。首届花城文学榜以“追光·踏浪”为主题,评选出2020年7月 ...[详细]
  • 日照市存量房网上交易和资金监管暂行办法

    日照市存量房网上交易和资金监管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管理,规范存量房交易行为,保障存量房交易安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房地产经纪管理、规范交易结算资金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建住房[20 ...[详细]
  • 市质监站创新监管模式服务工程质量

    市质监站创新监管模式服务工程质量 本报讯记者 王美莹 通讯员 曹现强) 为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市质监站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打造全天候监督模式服务工程建设。 实行工程质量动态监管,坚持质量巡查与不良行为记录相结合, ...[详细]
  • 日照保税物流中心正式运营

    日照保税物流中心正式运营 本报讯记者 王美莹 实习生 王晓倩)12月15日,日照保税物流中心首票货物顺利通关,标志着该中心正式运营。 日照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由一家企业法人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集中监 ...[详细]
  • 现实宇宙的经营自主权 VS 虚拟宇宙的财产权,如何平衡是个大问题丨快评

    现实宇宙的经营自主权 VS 虚拟宇宙的财产权,如何平衡是个大问题丨快评 一则“玩家退游,价值4万元装备被没收”的热门话题,让网络虚拟财产的话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一旦网络平台的运营商停止平台运营俗称“停服”),用户“财产权”与运营商经营自主权之间的 ...[详细]
  • 市建委实施六项民生保障工程为民解难事

    市建委实施六项民生保障工程为民解难事 本报通讯员 王海洋 12月6日上午,阳光明媚。“去年还住村里的平房,今年变成城里人啦!”文化路社区的刘大爷刚拿到新房钥匙,看着宽敞明亮的安置房,心里热乎乎地说。今年以来,市建委大力实施民生保障工程,把 ...[详细]
热点阅读